俞作豫被捕后在广州黄花岗英勇就义,年仅29岁,他是如何在敌人面前保持坚贞不屈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4

1901年,俞作豫出生于一个动荡的时代。


1918年,他投身护法军桂系军队,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伐军阀的战争,展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


1927年,面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黑暗现实,俞作豫愤然离开旧军队,选择新的革命道路。同年10月,他毅然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与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回到家乡广西北流,继续默默斗争,先后担任中共北流县委委员和县委书记。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俞作豫与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人共同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这些战役中,俞作豫担任红八军军长,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然而,革命道路并非坦途。1930年3月,面对敌人的围攻,俞作豫带领红八军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最终红八军遭遇重创。尽管如此,他的坚韧和决心并未动摇。


1930年8月18日,俞作豫在广州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他毫不畏惧,坚定地宣告:“我是红八军军长、共产党员俞作豫!”他用绝笔诗表达了他的英勇:“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


1930年9月6日,俞作豫在广州黄花岗英勇就义,年仅29岁。他的短暂人生,却充满了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成为革命历史中的一座丰碑。



扩展资料

俞作豫,广西北流人。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伐军阀的战争。后因不满国民党新军阀的倒行逆施,愤然脱离旧军队,先后到上海、广州寻找共产党。同年10月,俞作豫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党领导的广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