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山小洋山-行政规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5

小洋山,原名小羊山,因其岛上众多羊群而得名。早在唐代,小洋山就已有人类居住,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羊山大帝殿在唐贞观四年就已经建立。在明清时期,小洋山与大洋山并肩,共同作为江浙地区的屏障和海防重地。明代嘉靖年间,官兵在此戍守,抵御倭寇的侵扰;而清朝顺治年间,郑成功和张煌言北伐清廷的途中,也曾选择小洋山作为驻扎地。乾隆和嘉庆年间,这里的水师更是频繁与闽盗蔡牵交战。


1934年,小洋山设立了小洋乡。随着历史的推进,小洋乡在1950年7月7日迎来了解放,同年11月成立了小洋乡人民政府。随后,小洋山的行政归属经历了一系列变迁,1958年改为小洋生产大队,1962年与大洋、滩浒、徐公合建洋山人民公社,划归大衢县。1964年6月,小洋山再次回归嵊泗县管辖。1966年,洋山公社被拆分,小洋山改建为人民公社。1984年,小洋乡的设置恢复,而到了2001年,小洋山与其他乡镇合并,成为了洋山镇的一部分。


据2000年的数据,当时的小洋山居民人口为1304户,共计3423人。小洋山划分为3个行政村,涵盖了6个自然村,这显示了小洋山在行政规划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人口分布情况。




扩展资料

小洋山旧称羊山,与大洋山以及沈家湾岛和唐脑山等均为崎岖列岛主要岛屿,列岛由83个小岛礁组成,多裸岩秃石,因路崎岖不平,故名。或说是因岛上多羊而得名。又因岛域较小而改称小羊山,后演写为洋山、小洋山,另有三塔山和猴山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