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修路挖毁唐代古墓怎么回事?

10月20日,甘肃省天水市一施工工地疑似挖毁唐代古墓一事引发网友关注。

第1个回答  2020-10-31
古墓是属于历史文物,铭刻的一笔一划都是历史的符号,一个个古墓的发现让我们揭开若干年前属于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近日,网友发布视频称,甘肃天水修建高速公路时发现一处晚唐时期古墓,疑因工程施工破坏严重,引发广大文物保护者关注。10月20日,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文物局已于昨日派专家连夜赶往现场,“从视频上看初步确定(是唐代的)”。目前甘肃省文物局已报案,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我们的文物鉴定专家已经到现场去了,结果还没有反馈回来。”


10月21日,甘肃天水公安局麦积分局通报:19日,中交二公局一工地发现晚唐时期古墓葬,现场三人在未报告文物部门情况下,擅自将墓葬损毁。警方接警后,立即协助文物行政部门保护现场,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目前,涉案三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又是一例“施工破坏古墓舆论发酵考古人救火官方出面通告”的公共事件。墓葬一大半被破坏,仅剩部分壁画,万幸有保存下来的题字告诉我们这是座晚唐时期的墓葬,但更多的信息恐怕已经无法提取了。

这个事件中最为讽刺的有几点,第一,拍视频上传的人,客观上引爆了舆论,进而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派专家前往处理。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报警,报警的是了解情况后的甘肃省文物局。第二,修路的人,开挖掘机的人,不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把墓葬毁成了这样,看起来更像是有意掏挖后剩下一点没有必要再继续的残存,涉嫌蓄意破坏。第三,修路前,规划部门有没有知会文物部门开展调查,并进行前置性的考古勘探和发掘?

上面三个问题是公众层面的,倒过来说就包括工程规划方,施工方,旁观者几个群体。每一环都能对这个事件的走向发生影响。文物部门方面,反应还算迅速,处理也是比较积极的。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你们不先进行考古要等着挖掘机来挖? 修路为什么总能挖到古墓?考古为什么总是跟着盗墓和工程?我国历史悠久,遗迹丰富,考古人不是不如盗墓的,找不到遗址墓葬,而是人力和资源有限,又秉着以保护为主的理念,目前的考古工作大多是配合基建工程进行勘探发掘,以及对于被盗掘了的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主动发掘的数量并不多。按照文物法的规定,甘肃修路这种情况是应该先进行发掘的,然而文物单位既没有执法权也不掌握规划信息,很多情况下是非常被动的,像甘肃文物局接受采访时也说刚刚掌握状况。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批复款项的行政流程很慢,现行的法律惩罚措施也不够,如果是前期没有进行勘测,一旦施工单位为了尽快完工,对于发现的遗迹闭口不谈,文物单位也无法获取信息进行保护。法律和行政手续还有待完善。


小编研究了很多修路工程的文物调查工作,有些文物保护人员几十上百公里一步步走过,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这在建设方事先和文物部门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如果他们越过这一环节直接施工,文物部门并没有布下天罗地网保护所有文物点的能力,毁坏现象就必定发生。

就算是经过了事先调查,也不能保证调查后的线路就是“净土”了。修路工程和其他园区建设不一样,以100公里长度的线路为例计算,假如宽度是30米,总面积就是30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钻探的话,光勘探经费就以千万计了,这不现实。所以我们的调查只能是在线路上摸排出一些重要的点,地面上有线索的文物点,进行针对性的勘探和发掘。

有一些墓葬埋藏很深,没有被盗过,地表又看不到任何线索,就会存在被遗漏的可能。所以每次在调查完毕后,提交调查报告时都会着重写上一条:若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地下古遗迹,须即刻停止并通知文物部门。

说到底,文物保护是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一直不遗余力地解释考古和盗墓的不同,为什么我们会对有些老师若无其事地和小学生谈论盗墓感到愤怒。孩子们长大后,从事文物工作的可能性很小,但很多人可能会是那个决定施工前先和文物部门沟通的领导,会是那个遇到墓砖马上停止挖掘的驾驶员,会是那个看到后会拍视频也会第一时间报案的旁观者。可见文保意识宣传的重要性,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文保事业添砖加瓦,甚至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第2个回答  2020-10-31
近日,在甘肃省天水市博阳镇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一台挖掘机挖掘出一座砖室壁画墓。墓的整体结构被挖掘机严重破坏。现在只能看到半个坟墓。墙上有彩绘壁画,这是一个男胡的画像
视频背景是一个建筑工地,有多台挖掘机和运土车。在一处出土的壁画中,疑似古代人物的壁画色彩鲜艳,引人注目。除了壁画上的人物外,墙上还有一个模糊的文字。
根据视频,“墓的一面墙上留下了几行文字。虽然字迹不太清楚,但“乾福四年”的字眼却看得很清楚。”“乾福”是晚唐唐朝皇帝李烈的称谓视频还推断,那些当时能建砖壁墓的人通常不是有钱就是很贵。墓主人“大概应该是将军或士大夫”。
第3个回答  2020-10-31
光明日报10月26日消息,近日,甘肃省天水市一施工工地疑似挖毁唐代古墓一事引发公众关注。
在当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发现的这座墓葬,墙壁上有色彩鲜明的人物壁画,墓室内的文字还可以看到“乾符四年”的字样。然而,如此极具研究价值的古墓,却因为施工而遭遇了严重的破损,“主体结构已被毁”。
根据最新的通报,施工人员在发现古墓后,汇报给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又汇报给项目技术员,三人在没有报告文物行政部门的情况下,就擅作主张将该墓葬损毁。
不难发现,这是一次典型的人为破坏文物事件。因为文物保护法规定,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目前三位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由于文物的年代已久,追责再严,造成的破坏已经不可逆了,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损失。事实上,类似历史文物因为施工而遭遇破坏的情况,已多次出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尤其是一些城市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的情况增多,挖到文物的概率不断增加。为了避免施工造成损毁,文物保护层面有着严格的上报机制,以及对应的惩罚措施。
第4个回答  2020-10-31
甘肃修路挖会唐代古墓发生在10月19日。地点是天水市伯阳镇的一处建筑工地上。主体结构已遭到破坏。
天水市文物局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据初步了解,这个古墓还是非常有研究价值。古墓中有很多壁画和文字,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第5个回答  2020-10-31
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当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发现的这座墓葬,墙壁上有色彩鲜明的人物壁画,墓室内的文字还可以看到“乾符四年”的字样。然而,如此极具研究价值的古墓,却因为施工而遭遇了严重的破损,“主体结构已被毁”。
不难发现,这是一次典型的人为破坏文物事件。因为文物保护法规定,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目前三位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由于文物的年代已久,追责再严,造成的破坏已经不可逆了,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损失。事实上,类似历史文物因为施工而遭遇破坏的情况,已多次出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尤其是一些城市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的情况增多,挖到文物的概率不断增加。为了避免施工造成损毁,文物保护层面有着严格的上报机制,以及对应的惩罚措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