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黄昏意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沐如春风

黄昏,是一天之尽,时间意义上的末路,一日光华的式微,是光明和黑暗的温柔交接时刻。从喧嚣到沉静,从燥热至微凉,从繁忙到闲适,黄昏是这样一个濯洗灵魂,梳理情绪的过程。它是一天中最美的良辰,有一种深藏不露的美。

黄昏在唐诗里,不仅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时间,它更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意象。

乡村黄昏最美。夕阳醉金里,既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大笔阔景,又有“鸡栖于埘,牛羊下来”的细节素描,老槐树下坐三两老人絮语,倦鸟在炊烟袅绕中归巢,转瞬被凝重夜色淹没,昏黄灯火一点点亮起来,母亲呼唤自家孩子,犬吠起伏呼应,黄昏的交响陡然到达一个高潮,然后跌落下去,渐渐归于寂处。

从喧嚣到沉静,从繁忙到闲适,黄昏是这样一个濯洗灵魂,梳理情绪的过程。

黄昏在古诗里,不仅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时间,它更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意象。游子思妇对离别阻隔的深恨轻怨,对团圆欢聚的切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黄昏中。

黄昏起时,宜起思念:“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游子添愁的时候,深闺思妇也开始“瞑色起愁”:“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最哀婉的黄昏离愁,应是李叔同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幼时看《城南旧事》,少不经事,无法体味诗中的离愁,长大一些,在音乐课上唱起它,方才体味出人生百味来。对长亭晚,清笛呜咽,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生的一场场离别,那种无奈,直至夕阳消尽,酒尽梦寒的午夜,依旧萦回于怀。

黄昏,也像一声闷重的警钟,敲醒人们沉潜的生命意识。

它是时间意义上的末路,一日光华的式微,是光明和黑暗的温柔交接时刻,在悲观者眼中,会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暂。

我第一次意识到黄昏和生命衰微的潜在关联,是源于乡下一户人家的挽联。纸条已残破,在风中窸窣,门庭森然,白纸黑墨的字迹,依稀可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母亲说,这家刚刚办过丧事。这样一幅丧联,和素常见到的“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决然不同。我倍感困惑,小学课本里诵的滚瓜烂熟的诗句,这种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和死丧有什么关联?然细思起来,却只觉诗句和死亡如此相契,但恐怕也只有德高望重之人,才配称“白日依山”“黄河入海”吧!

这种对死亡和诗句通彻的理解,是需要一颗禅心的。那位第一次想起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入丧联的人,是位天才。

在今日城市里,是看不到黄昏的。落日从不知名的高楼后隐去,永远是白惨惨一团混沌,下班高峰时段到来,人潮涌动,声浪起伏,人在公交地铁中摇摆拥挤,车子拥堵在繁华路段,鸣笛四起,怨声载道。破碎的斑马线,灯时太久的红灯,尾气超标的城市空气,令人莫名沮丧。黄昏,果真成为日本人所称的“逢魔”时间,一段被诅咒的时间。

而我,期待这样一个诗意的黄昏。

天晚了,夕照里,陌上行人少,小童送来书信,友相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眼前是这样的画面:窗外斜照在阴霾中渐消尽,小屋里温暖如春,老友备好了酒,点亮羊皮纸灯。昏黄的灯光在屋里弥散开来。酒香氤氲,弥漫着每个角落,厚重而清甜,橙黄清亮的液体在杯中晃荡,轻抿一口,温热的酒,在这样的季节,喝下去,暖胃,暖心。

想到这些,就觉得那个叫刘十九的人,真是很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