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板遭遇到不想干活的员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懒懒散散的工作态度,对啥都不感兴趣,每天睡眼惺忪,哈欠连天,找他沟通工作时的情景始终是你一个人自言自语,他始终默不作声,不争辩也不表态,你有遇到过这样的工作伙伴吗?

很少看到他工作时眉飞色舞、激情飞扬的状态,也不清楚他们下班后会如何去愉快的度过空余时间。没有朋友圈的分享,也不愿让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就这样天天按时上下班,做着周而复始的工作,没有明显的怨言,也不会主动承担一丁半点活儿,下班永远不会接电话,周末永远因提前有安排了而不能加班。

周围给我这样感觉的同事很多,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感觉大家有些迷茫,有些漫步经心。如今物质极大丰富,很多东西得来都不太费劲,总感觉人生平淡无奇。众所周知,创新是需要积累的,还需要有足够的工作产出积累。

面对这样的员工,作为老板的你该如何去面对呢?

听之任之?换人?培训?绩效考核扣工资?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有人不停的去实践,不停去调整,效果如何呢?没有一个量化的结果,更无法用数学公式去判断效果如何,需要老板自己去综合判断用人的智慧。

人才管理的根本是用活,在绩效为上的时代,用活的标准首要是绩效卓越。绩效又和一个组织的关键指标有关。对老板来讲,要关注当期运营,也要关注战略未来。老板们需从两个方向去评价和选择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调整自己的人员结构。

如果你的公司在初创期,冗余人员一个都不能有,要求复合性人才居多最好。岗位分工不要特别清晰,彼此协同。如果有一名员工懈怠他的工作,那就立即和他谈话,明确指出他的工作任务,给到倒计时要求完成,如果预期达不到,那就请他离开公司,因为他不适合这样的公司。老板们要放弃掉他的委屈申诉,过滤掉他的声泪具下,他不愿意干活,理由无外乎:分工不清晰,经常干无用功,对公司提出很多要求和建议,期望值高。很少有人说他自己的惰性和自我能力的问题。初创期公司没有太多力量去包容员工的不足。

如果你的公司是高科技企业,并且在行业细分领域有自己的稳定份额,那你就需要谨慎思考你的人才策略,把你组织里的人分类分级,做好人才盘点。其中最重要是人才的识别和评价标准。不要轻易以某员工当下的不作为来判断他是不是你想要的工作伙伴,应该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诊断公司的管理体系是否正常,是否有利于当下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和相互影响的系统,一定找准主线,明确人员配置标准,树立企业文化,用价值观去判断员工是否适合。你的员工如果不作为,又没有培养潜质,并且梳理系统后发觉不是你的管理问题,而是员工个体的问题,那就坚决的将此类员工排除到你的公司之外。

如果你的公司是大性制造类企业,没有特别大技术含量,也没有核心商业竞争力,当然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强。那作为老板,优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遇到不想干活的员工,最好以调换岗位为主,用员工的长处,人尽其用。作好人性化管理,同时厘定基本企业管理制度,以发展人为主,考核指标以当下激励为主。相信人的创造力。

当老板遭遇到不想干活的员工,请自我审时度势,认清自己,再行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