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经营权和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经营权和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规定: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承包方取得承包经营权后,人民 *** 应当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对承包方取得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确认。可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具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不同概念。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发包人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是向承包人发包土地的前提条件。土地本身权属不清的,两个以上发包方对同一块土地向不同的承包方或均要求向同一承包方发包的,显然案件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纠纷,如不确定谁是合法的土地所有者或者何方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则不能确定承包合同的有效性,所以应按《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由人民 *** 先行处理。确定发包方的土地使用权人地位后,承包经营合同即具备了民事诉讼的条件。
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内涵是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合法使用权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包方是发包土地的所有权人或者在发包前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权,具备发包人的资格;第二,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是依法(政策、法律、合同)取得。合法取得了承包经营权,即对承包土地享有了合法的土地使用权。
再次,提到土地使用权,更多层次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划分和确定,体现的多是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主要依行政法调整;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更多层次是从民事合同的角度对民事主体公平享有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和规范,体现的多是合同双方在法律框架下的平等协商,意思自治,主要由合同法调整。如作为行政法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纠纷和土地使用权纠纷应由人民 *** 进行处理,而作为民法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 *** 对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仅有调解权,无裁决权;国土资源部2003年公布施行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不作为土地权属案件受理;《农村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均规定承包经营纠纷由相关部门调解、仲裁机构仲裁或人民法院受理,可见只有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享有裁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职权。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纠纷,人民法院有权确定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
审判实践中承包经营权权属冲突的现象不断出现,有的表现为承包合同的冲突,有的表现为农业承包合同登记管理机关的《土地清册》之间的冲突,有的表现为人民 *** 颁发的《承包经营权证书》之间的冲突,有的则表现为承包合同、《土地清册》、《承包经营权证书》三者之间的相互冲突。但由于理论的模糊和法官们对行政机关的《土地清册》、《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效力作了定型化的认识,没有看清《承包经营权证书》作为权利的证明与《土地使用证》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目前,大量的承包经营权权属纠纷仍被人民法院认为是土地使用权纠纷裁定由人民 *** 处理。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条规定了行政机关作为农业承包和承包合同的管理部门,但其职权在于对承包合同的备案和引导,在于对承包合同的双方签订承包合同给予政策支持和行政上的监督,比如李某1994年未取得二轮承包土地,现向村委会主张,村委会不予理睬,张某找到人民 *** 农业主管部门要求与村委会签订合同,人民 *** 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的精神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职权,可以要求或督促村委会与张某签订承包合同。至于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等纠纷仍非人民 *** 农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亦非人民 *** 土地主管部门的职能。人民 *** 因没有处理承包经营权冲突的职权,民事案件被裁定驳回后造成行政机关的不满、尴尬和消极对待,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得不到充分的贯彻执行。究其原因,仍是承包经营权理论研究和审判务实尚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尚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指导审判实践,人民法院对农业承包政策的生疏和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宗旨缺乏应有的理解深度加深了这种错误认识的蔓延。
所以在审理涉农家庭承包纠纷案件时,对经常遇到承包经营权发生冲突的现象,在法律适用上应作具体区分。二轮承包后,当事人未取得二轮承包经营权,由此产生的纠纷属《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一条规定的 *** 部门的管理职能,可以纳入土地使用权纠纷的范畴;当事人已经取得二轮承包经营权,土地权属属发包人所有,那么由二轮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相关纠纷和冲突即不应再纳入土地使用权纠纷的范围,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案件具体情况按照《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确定一方的承包经营权,而不应以土地使用权纠纷为由裁定驳回起诉。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是具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不同概念。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属土地使用权的范畴,发包人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是向承包人发包土地的前提条件。土地本身权属不清的,两个以上发包方对同一块土地向不同的承包方或均要求向同一承包方发包的,显然案件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纠纷,如不确定谁是合法的土地所有者或者何方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则不能确定承包合同的有效性,所以应按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由人民 *** 先行处理。确定发包方的土地使用权人地位后,承包经营合同即具备了民事诉讼的条件。
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内涵是承包人享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合法使用权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包方是发包土地的所有权人或者在发包前对发包土地享有合法的使用权,具备发包人的资格;第二,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是依法(政策、法律、合同)取得。合法取得了承包经营权,即对承包土地享有了合法的土地使用权。
再次,提到土地使用权,更多层次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划分和确定,体现的多是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主要依行政法调整;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更多层次是从民事合同的角度对民事主体公平享有土地资源进行调整和规范,体现的多是合同双方在法律框架下的平等协商,意思自治,主要由合同法调整。如作为行政法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纠纷和土地使用权纠纷应由人民 *** 进行处理,而作为民法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 *** 对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仅有调解权,无裁决权;国土资源部2003年公布施行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不作为土地权属案件受理;农村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均规定承包经营纠纷由相关部门调解、仲裁机构仲裁或人民法院受理,可见只有人民法院和涉农仲裁机构享有裁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职权。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纠纷,人民法院有权确定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享有裁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取得、冲突如何解决的审判职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
土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权。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农村集体所有权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或村民小组所有。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也叫宅基地使用权,是指村民对农村可以进行建设的非农业用地建设房屋的使用权。
3、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有权还是归村集体或村民小组。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土地管理部门注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法定程序

1、填写宅基地注销申请书
2、身份证复印件、户籍复印件
2、与村委签订收回集体土地协议
4、原土地使用证

农村集体经营权流转无集体土地使用证合法合规吗

农村集体经营权流转有一套手续,你可以去办理一下为妥。
怎么办理可以去咨询当地乡镇 *** 或农业局。

肯定不合法。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保障农村居民的土地利益,目前,各地区已经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土地确权登记制度。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永久使用权有效吗

无效,大,大不过国家,厉害,厉害不过法律,永久这个概念没有意义

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变工业用地使用权吗

土地法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经营权和宅基地能不能以遗产形式给外嫁的女儿继承

不能继承:农村的土地(包括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
1、土地都是不能继承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2、土地使用权不属于被继承人的生前个人财产,不适用于继承;
3、这与当事人是否外嫁,以及户口是否在本村,无关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