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孔子离开众弟子,去了山泽旷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这个故事源自庄子外篇《山木》,是庄子虚构的关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外出游历讲学,有一次,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交界的地方,七天七夜没有生火煮饭。

大公任前去看望,对孔子说:“你快要饿死了吧?”  孔子说:“是啊。”  大公任又问:“你讨厌死吗?”  孔子也回答:“是的。”

大公任说:“我来谈谈不死的方法。东海里生活着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

这种鸟啊,飞得很慢,好像没有力气似的,它总是随群而飞。

栖息时,跟别的鸟挤在一起;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时,不敢先动嘴,总是吃别的鸟剩下的。

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从不受排斥,人们也终究不能伤害它,因此它能够免于祸患。

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枯竭。毫不掩饰地炫耀自己,就像是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必然会招致灾祸。

听了这番话,孔子说:“说得实在好啊!”  于是,他辞别朋友故交,离开众多弟子,逃到山泽旷野。

他穿兽皮麻布做的衣服,吃柞树和栗树的果实。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走进兽群,兽不惊乱,进入鸟群,鸟不惊飞。连鸟、兽都不讨厌他了,何况是人呢?

庄子的这种再演绎,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他将儒家强烈的担当精神,放在一个批判的位置。

庄子认为,儒家宣扬刻意进取、功成名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过分执着。

这种执着,只会让世间麻烦不断、祸害不断,这既非自然之道,也非全身之道。

身处乱世,与世无争、和光同尘,不汲汲于功名,才是大道之根本。

庄子认为身处乱世,就应该抛弃功名、与世无争,这样才可以保身免祸。他借孔子的故事,再次阐述了无欲无用、因顺自然的处世哲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