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每个人都只听自己想听到的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去年一次书荒,想找点书来看,发现了备受推崇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他众多作品中,吸引我的第一本书就是《解忧杂货店》。

刚开始看他的书有点不习惯,平实的语言,小人物的视角,但是耐着性子读进去,就有点不能自拔,想快点看到结尾,知道结果。从头到尾弥漫着温情的《解忧杂货店》,也跟他的其他推理小说一样,层层剥开,直到结尾才露出事情的全貌,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在整本书中,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孤儿院作为两个时空端点,人、事在这两个区间复杂交汇。故事最开始的原点,则是富家小姐皆月晓子和浪矢雄治年轻时那场不成功的私奔。

因为一次修理单车,家境富裕的皆月晓子认识并喜欢上大自己10岁的机械工浪矢雄治。但皆月晓子的父亲希望她嫁入名门,而不是默默无闻的小工厂机械工。两人的私奔计划被皆月晓子的女佣透露给了父亲,担心在警界人脉广阔的父亲找浪矢雄治的麻烦,主动写信让浪矢雄治忘了自己。

“私奔事件”失败的三年后,30岁左右的浪矢雄治让皆月良转交给姐姐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浪矢雄治为自己曾想带皆月晓子一起私奔的行为道歉,“我竟然扰乱了当时还是学生的你的感情,而且还差一点让你和家人分离。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行为实在太恶劣了。”他希望皆月晓子放下背叛男友的愧疚心,获得自己的幸福。

浪矢雄治的善良和体贴,深深感动了皆月晓子,一生未婚。皆月良认为,姐姐独身是因为无法再爱上其他的男人,而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丸光园孤儿院。

“姐姐在临终前说,会在天上为大家的幸福祈祷,我相信写这封信的男人,也在某个地方默默守护她。”皆月良的推测,应该是解开整本书谜团的钥匙。

正像皆月良说的,浪矢雄治开的浪矢杂货店,以烦恼谘商的方式,间接地守护皆月晓子付出一生心血的丸光园孤儿院。而冥冥之中,似乎有着来自天上皆月晓子的护佑,浪矢杂货店形成了一个时空扭曲的封闭空间,让浪矢雄治和丸光园的孤儿们在这个时空循环中互相救赎。

古稀之年的独居老人浪矢雄治因杂货店周围小朋友的玩笑(日语发音:浪矢namiya,烦恼nayami),开始提供免费烦恼谘商服务。从各种无厘头问题,到严肃的烦恼,他都来者不拒,一本正经地给出自己认真思考过的答案。人们只要在晚上把写了烦恼的信丢进浪矢杂货店铁卷门上的邮件投递口,隔天就可以在点后方的牛奶箱里拿到回信。

在这个过程中,浪矢雄治的生活变得充实,为人消烦解忧甚至成为生命的意义、活下去的动力。女儿赖子惊讶地对弟弟浪矢贵之说,“爸爸一下子变得很有精神,搞不好比妈妈去世之前更有精神”。

但谘商者绿河(川边绿)死亡的消息,让浪矢雄治瞬间失去了这种活力,精神似乎被抽走了。他开始反思自己提供这种谘商的意义,以及对被谘商者人生的价值在哪。浪矢杂货店的时空扭曲给了他希望,让他在去世之前,收到了来自33年后咨询者的反馈信。这些未来信无一例外都是说着感谢的话,浪矢雄治的生命之火持续微弱燃烧,到最后也没有离开人世的痛苦。

在丸光园孤儿院生活过的翔太、敦也、幸平,在社会上的生活并不如意,经常结伴小偷小摸。但听到一个女老板要把丸光园拆除改建为汽车旅馆的传言时,“担心丸光园,而又无法帮上任何忙”的三人,决定去女老板家闯空门,拿点儿值钱的东西。

深夜拎着从女老板家获得的财物,老旧的车子抛锚,三人只能在附近早已废弃的浪矢杂货店暂过一夜。巧的是,当天正好是浪矢杂货店关门32年后咨询窗口复活时间。当晚,浪矢杂货店前门的信箱和后门的牛奶箱和32年前贯通,时空的齿轮就在这里交错。

三人组接收到来自过去的信,咨询者包括月亮兔(击剑运动员静子)、松冈克朗(鲜鱼店的音乐人) 、 武藤晴美(汪汪株式会社女老板)。同时也给过去送了一封空白信。因为他们生活在32年后的现代,预知未来,知道能够轻松解决过去的问题。

月亮兔在32年前把回信寄给了三人组(松冈克朗在丸光园失火事件中去世,未能回信),武藤晴美的回信则阴差阳错在他们偷来的赃物里。正是武藤晴美的回信,让三人组发觉自己处在一个奇妙的循环中,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之间有一根肉眼看不到的线,有人从天上操纵它。

“刚才拼命说服一名年轻女子不要去酒店上班,并告诉了她未来会发生的事,她也顺利获得了成功,没想到三十二年后,我们闯进她家偷东西。”这个发现,让三人组相信女老板(武藤晴美)要重建丸光园的说法,并决定归还赃物,金盆洗手。

而随后扔到过去的空白信,也在最后一刻得到回音(浪矢雄治写的最后一封信)。浪矢雄治绞尽脑汁去理解这封信,想象它寄出的理由和最好的回复。“如果说,来找我谘商烦恼的人是迷路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看到地图,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可以画任何地图,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满了无限可能。”无疑,这三位迷路的羔羊都双眼发亮,老人的指引让他们霍然开朗。

和久浩介的故事没有跟三人组交汇,他是向浪矢雄治谘商,但他的故事本身也形成一个循环。

看到堂哥曾为披头士音乐流泪,在堂哥车祸去世后,他也接收了堂哥收藏的披头士CD和对音乐的喜爱。做生意的父母不仅给了他相比同学富裕得多的生活,还给了他追求新事物的自由。但生意失利,家境瞬间跌落,负债累累,父母已经计划跑路躲债。昔日令他骄傲的父母转眼就让他抬不起头来,这种落差给他带来很大的打击。把珍藏的50多张披头士CD低价转卖给了同为披头士歌迷的同学。但在跟父母逃跑的途中,他还是逃离了父母,放弃自己的身份,更名为藤川博,被警察当作孤儿送到了丸光园孤儿院。

在浪矢杂货店咨询窗口复活的32年后,和久浩介来到以披头士为主题的音乐酒吧写回信。第一封信大大意是:有人并没有听从当初的建议,靠双手去打拼人生的自己,找到了幸福,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但和酒吧女店主(当初从他手里买下披头士CD的同学的妹妹)聊天中,得知“跑路事件”的后续:父亲贞幸偷了小船,把太太纪美子的尸体推到海上(伪装同时杀了儿子),自己回到陆地自杀,成全了自己的逃离。这个真相对和久浩介产生了迟来的后悔和自责,“如果没有自己轻视的父母付出生命的代价,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结果。”重写的第二封信,他放弃了自满,并向浪矢雄治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谢。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时空和因果循环,故事里出现的几个人物还各有交集。比如武藤晴美是在邻家姐姐(月亮兔/静子)的介绍下知道浪矢杂货店的;和久浩介小时候送过木雕小狗给武藤晴美,两人又在丸光园失火后遇见;松冈克朗圣诞夜在丸光园单人演出,吹奏了自创曲目《重生》,孤儿院失火时为救音乐天才水原芹的弟弟而死,水原芹成为天才女歌手,感恩松冈克朗必唱《重生》,在音乐上不得志的松冈克朗曲线实现了出CD的梦想,川边绿的女儿成为水原芹的经纪人……

松冈克朗(鲜鱼店的音乐人)休学追寻音乐梦想,让父母失望不已,但说服失败,他们转而挺身成为儿子追寻梦想的护航人。

时隔多年,在音乐上没有多少才华的松冈克朗,在音乐路上还是没有什么成绩。 回家参加祖母的葬礼,松冈克朗面临继承家业接受祖父创建的鱼松店,还是继续坚持梦想追寻音乐的两难选择。获知60多岁的父亲不久前心脏病发作昏倒,身体大不如前,他的天平一度向“放弃音乐梦想”倾斜,在家安份做个孝子。

在松冈克朗表达这个想法时,父亲对他说,“既然你当初无视父母的劝阻,想要投入一件事,就应该留下一点成就。如果做不到,以为自己经营鲜鱼店应该没问题,简直太瞧不起人了。”“你不必想太多,再搏命努力一次,再去东京打一仗。即时到时候打了败仗也无所谓,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足迹。”

这个男人和男人之间的约定,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实现梦想,松冈克朗也因此坚定了继续追求梦想的心。不知父亲是否会为此后悔?他的儿子在几年后的火灾中丧生了。

和松冈克朗一样,和久浩介也有一对无私爱他的父母。

“不光是妈妈,爸爸也把你放在第一位,只要能够让你幸福,我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即使风险生命也不足惜。”在生意失败后,举家跑路前,母亲纪美子对和久浩介说。

在全家出逃躲债途中,和久浩介选择了独自逃离,离开让他觉得变得陌生的父母。而他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儿子如何生存下去。为了不妨碍他,他们以集体死亡的方式从这个世界带走了和久浩介这个名字和经历,给儿子留下可以“靠自己双手奋斗”的人生。

东野圭吾对情感的展现,没有直白的陈述语言,却在故事情节变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变得丰满生动。

这本书讲述的,除了亲情,还有友情,爱情,陌生人之间的温情,以及梦想。通过皆月晓子和浪矢雄治之间的爱情,拨动整个故事琴弦,把这些情感的音符拢在一起,奏出平淡而又浓烈的乐章。

作为一个解忧杂货店,给人留下最直接的印象还是谘商者和被谘商者之间信件互动,消烦解忧的过程。

我们很容易发现,因为谘商者面对一些两难选择的问题时,内心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尽管被谘商者(浪矢雄治、小偷三人组)认真思考后对来信谘商的人提出诚恳的建议,或者直接出主意,谘商者要么以自己的立场“曲解”有利于自己的答案,要么直接屏蔽这些建议,少有照做执行的,想通一件事还是靠自己。

“即使我们绞尽脑汁,写了回信,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的回答完全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那个奥运的那人,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我们的回答。”三人组说。看了三人组充满愤怒和焦躁写的信,月亮兔(击剑运动员静子)反而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因为结果不错,还归功于他们。

浪矢雄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

“不必担心,没有人想听你的回答。”

“我发现我的答复之所以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拥有正确的心态。如果他们没有想要认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态度,无论别人回答什么,恐怕都帮助不了他们。”

“虽然我之前很烦恼自己的回答是否造成了他人的不幸,但回想起来,实在太滑稽了。我这个平凡的老头子何德何能,我的回答怎么可能具有影响别人人生的力量,真的是太自不量力了啊。”

尽管这样,消烦解忧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一半。

“知道有人了解我的烦恼,我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谘商者月亮兔说。

松冈克朗也在跟三人组的信件往来中正视自己“早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还无法下决心放弃梦想,有点像单恋的心情”。

谘商者摇摆不定,很多时候是无法正视自己的内心。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戳到痛处的回复,逼得自己面对,反而能更好的认清自己,找出最核心的问题。至于是否去解决,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勇气。

在谘商问题上,我自己也深有体会。身边的朋友遇到各种烦恼找我聊,我会很热心地给出自己的建议,甚至直戳痛点。但其实别人只是想倾诉烦恼,不管我是义愤填膺,还是条分缕析,我的话语能够到达他们的耳朵,却难以改变他们原有的想法,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这种状态一度让我很泄气。

但仔细想想,改换立场,我自己成为一个谘商者,向别人倾诉的时候,表现可能也是如此。别人给出的建议,只会作为参考,一旦有支持自己的观点出现,瞬间就会引为“佐证”,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也许,作为被谘商者,应该学学浪矢雄治的心态:

“不管是捣蛋还是恶作剧,写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真正为了烦恼而上门的人一样,他们内心有破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渐渐流失……即时是胡编的烦恼,要想三十个烦恼也很辛苦。对方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绝对不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会努力想答案后,写回信给他,绝对不能无视别人的心声。”

总之,我说我的,要不要听随你,怎么理解是你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