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论道4:孔子为何伟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如何评价孔子的伟大,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孔子出生后,才有了光明。

无独有偶,基督教《圣经》也说上帝创世后,人类才有光。

在后世儒家的眼中,孔子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与上帝并肩。

但事实上,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宋儒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尽管对于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与价值,人们尽可以见仁见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评判,但如果说,孔子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之一,这点,恐怕不会有什么异议。

那么,孔子究竟为什么伟大呢?或者换句话说,诸子百家之中,杰出的思想家很多,为何只有孔子享誉中西?为何只见孔子学院?未闻墨子学院?荀子学院?

我想,原因恐怕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思想通俗易懂,来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孔子事实上没有讲出多么高深的道理,他所说的话,没有几个专业术语,没有什么复杂的逻辑思辨,更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常识,加上语言浅显、生动,这边是孔子言行广为人知的奥秘所在。

其次,其成就诲人不倦,弘扬学问且开启民智。智慧不会凭空产生,必有其源泉,孔子一生不断弘扬圣贤之学,教导弟子,这些弟子又将孔子的智慧传播四方,其开办的私学,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直接播下了百家争鸣盛世的种子。

再次,其一生周游列国,经历坎坷却不改初心。嫉妒之心,人皆有之;红眼之病,人皆患之。倘若孔子一生,心想事成,在鲁国获宰相之位,成为晏婴那样的名相。那么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孔子充其量也就是成为一个历史上的一代名相而已,生前或许可以过得富足,死后敬仰的人必是寥寥。

唐代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纵观历史生前寂寞是圣贤日后成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余年,四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唯有逆境之中,不改初心,方见真颜色,这也是孔子日后绕开人皆有之的嫉妒之心成为圣人的代价。

最后,其为人持之以恒,终生追求且一以贯之。

一个人不论情况有多困难,有一贯坚持的原则,坚守而不动摇,那么他就是伟大的人。孔子的很多漂亮话,最终都如浮云散去,但唯有两句话,令田舍郎念念不忘。“朝闻道,夕死可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孔子精神的精髓所在,有了这两句话,孔子就足以成为千古以下所有人的励志榜样,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说教者,而在于他是一个是实实在在的人生榜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