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猜猜看答案大全带山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23
答案:山水相连 、高山流水 、山长水远、山高水低 、山高水长、山光水色、山明水秀、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山高水险、山遥水远 、山重水复、巴山蜀水。
1.山水相连
成语解释: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成语用法:山水相连作谓语、定语;用于疆域等。
2.高山流水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山长水远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4.山高水低
成语解释: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5.山高水长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6.山光水色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7.山明水秀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8.山清水秀
成语解释: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用法:山清水秀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9.山穷水尽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10.山高水险
成语解释: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11.山遥水远
成语解释:谓道路遥远。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12.山重水复
成语解释: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3.巴山蜀水
成语解释: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成语例子:多少思怀在这圆圆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来,洞庭湘河近来,扬子江钟山也近来。(萧白《晚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