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经济那么强,为什么宋朝没有盛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宋朝的经济发达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学术界关于唐宋GDP的计算很多,其中的数值差距也比较大,但其中差距最大的一个描述是:宋朝GDP是唐朝GDP的两倍。具体数据不论,宋朝经济强于唐朝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宋朝军事力量弱吗?宋朝为了社会安定,豢养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军队。据统计,在北宋仁宗时期,宋朝军队数量达125万,而司马光《资治通鉴》里提到唐玄宗开始穷兵黩武的天宝年间,天下镇兵数量才49万。拥有如此多的将兵照理来说宋朝军事力量应该也不弱,为何面对外敌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是所谓的“积贫积弱”“宋太祖为了保皇位收兵权不惜削弱军队战斗力”造成的吗?其实不然。

南宋且不提,只说北宋的灭亡原因——靖康之耻,其实就是当时的皇帝+顶层官僚犯了一系列猪都不会犯的错误蠢死的。所谓将熊熊一窝,而将熊的原因可不是宋太祖的锅,其根源得追溯到追溯到王安石变法期间,神宗皇帝为了集权对当时政治体制的破坏。

北宋初、中期的制度架构中,文官集团通过对宰相权力的加强和台谏等渠道,对君权的约束是很强的,所谓“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在当时并非虚语。简单点说,就是当时的皇帝并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很多事情必须文官集团集体通过,才能落实到执行层面。这样的决策机制当然会在效率上有损失,但也能更多的保证政局稳定和不出大错。

但到神宗朝,宋神宗为了推行变法,对前朝遗留的这些政治制度进行了很多改动(比如削弱相权,削弱对“御笔内降”也就是皇帝旨意的审核、驳回机制,清洗台谏,甚至间接支持、鼓励搞文字狱和党争等),极大的削弱了这些约束。

然后这种改动的影响持续到了徽宗朝,并且很不幸的被操守品行远不如神宗朝君臣的宋徽宗及其宠臣们搞的更糟了——当时宋徽宗宠信的权臣蔡京顺着神宗改革的势头,进一步强化了徽宗“御笔”的政治效力,使得大小决策均决于“上意”,于是北宋前中期的各种集体决策机制到此基本名存实亡;而蔡京本人则利用自己深受徽宗信赖的优势,屡屡借“御笔”推行自己的意图,把持了朝政,同时还继续搞比起神宗朝更没底线更离谱的党争和政治清洗(比如著名的“元佑党禁”)。这一系列措施最终导致了徽宗朝人才选拔机制败坏,朝堂上群小并进,最后形成的上层官僚集团既无公心和基本的道德底线,更无战略眼光,因而才能凑出一帮奇葩,在宣和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后和皇帝一块儿屡屡上演前面所提及的开玩笑一样的闹剧,最终把一个有钱有兵有人心的大国生生玩死了。

不是钱不够,不是兵不够多不能战,也不是没有人才,甚至不是没有组织动员能力和凝聚力(这里再举一例:靖康年间北宋京师被围,勤王军中除了官军还有很多是自发应诏勤王的民兵,而且很多是从江西、湖南甚至福建赶到东京的。考虑下当时的技术条件交通条件,很不错了),是体制和体制顶端的领导集团出了问题。

ps:

不是说王安石变法就不应该搞,更不是说王安石变法一无是处。而是想说,有的时候,特别是制订推行政治政策时,目的再好再堂皇正大,也要考虑执行方式和手段是否合适的问题。否则难免好心办坏事。具体到神宗朝变法这件事情上,宋神宗集中君权的初衷是为了推行变法富国强兵,这点无可置疑;但当新法因为种种原因推行有困难的时候,直接通过改动根本的政治制度、集中权力到个人来继续推动,这样的做法有没有问题?有多大问题?徽宗朝的历史摆在那儿了,不妨细看。我自己的观感是不谋万世者,确实是不足谋一时。

第2个回答  2017-12-26

 有首歌唱得好: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相信很多读者对这首歌都很熟悉,特别是90后的朋友。这是林俊杰唱的《一千年以后》。那么,一千年以前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这一卷讲述的,就是一千年以前的中国,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宋真宗时代。

  宋真宗时代发生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至道元年(995年),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赵光义之所以为儿子改这个名字,是为了告诫他:“名此,欲我儿有长德,久于其道也。”意思是说,希望他坚持到底,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如一,不能半途而废。

  虽然赵光义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事实证明,赵恒还是辜负了父亲的期望,除了长期迷恋于封禅之外,在其他方面,他则是一个朝三暮四、毫无定力的软蛋。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赵恒即位后,对内,任用吕端、李沆为相,勤于政事;对外,任用寇准、毕士安等人,与辽国交战,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

  这个时代,宋朝富庶繁荣,史称“咸平之治”。

  时间继续前进,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发动80万大军,南下伐宋。在这场亡国危机中,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于距离开封三百里外的澶州。这场大战,史称“澶渊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宋朝慑于辽国的声势、辽国害怕后勤补给不足,双方皆无打持久战的准备,最终签订了停战合约。这个合约,史称“澶渊之盟”。

  签署了“澶渊之盟”后,宋辽这对已经打了35年的冤家对头,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屠刀,共同迎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了。这种和平的局面,也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118年后,宋辽两国才再起波澜,共同迎接那最后的、可耻的、共同灭亡之日……

  史料记载,宋辽罢兵休战后,宋朝得到了和平发展的良机,国力达到了顶峰。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澶渊之盟”签署后,宋朝仅仅休养生息了两年,到景德三年(1006年)时,宋朝的国家赋入总数就已经达到了6300万两。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清朝最鼎盛的“康乾盛世”时,领土面积是北宋的4.7倍,人口数量是北宋的3倍,国家最高的财政收入,也不过4800万两。

  可见,宋朝的经济之繁盛,国民之富裕,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一。宋真宗统治时期,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盛世。

  然而这个盛世,还是被毁灭了。

  毁灭这个盛世的起因,就是一件事情——封禅。

  史料记载,宋真宗晚年昏庸无德,喜好封禅。他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国力衰退。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葬永定陵,庙号真宗。

  这个皇帝,最终得到了一个毁誉参半的结局。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皇权常常令很多人痴迷,最终使得这些人有的真正的成为了皇权贵族,有的却成了别人的垫脚石。而赵匡胤绝对算得上一位成事之人。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在后梁时期是一位节度使,在后唐的时候成为了禁军的将领,而赵匡胤就是这个时候出生的,在其22岁的时候就从军入伍,为国家建功立业。

他28岁的时候,北汉联合辽军攻打后周,当时的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高平会战。当时的后周先锋临阵脱逃,使得后周军队乱了阵脚,最终被击败,而当时的皇帝和赵匡胤手中只有4000兵马,处于十分危机的关头。当时的赵匡胤丝毫没有畏惧,而且亲自率领将士出战主动攻击,使得敌军都为其赞叹不已,后来坚持到后周援军到达,打败了汉辽的联军,这就是著名的高平战役,这次战役使得他爵位大增,名声也四起,投靠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后来他黄袍加身,逐渐的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当时时候很多人公开反对他的,他只好去一一平叛。当时反对他的军队要数李筠的部队强硬,这也是他最重视的一直部队。这支军队直逼开封,公开反对赵匡胤。而他则带兵亲自平叛这支军队,不久之后这支部队便溃败,主将李筠最后自杀。

在为了使得国家统一,他前前后后领导和指挥了很多的战役,在这期间,有时候他都御驾亲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最终都能解决,收复了许许多多的疆域,而且他很有卓识远见,比如说他后来命令慕容延钊平定荆南,从而得到了三州和十六县。

还有一次淮南节度使进攻宋朝,由于这位将军叫李重进是他原来的上司,而且自己手下有大批的将领都是他的部下。所以对付他的时候赵匡胤又一次亲自出战,最后在攻破扬州之后,李重进的全家也都自杀。

接着赵匡胤不断的连年征战,最终使得自己的大宋政权全部落入自己手中,其卓著的军事才能使得他屡战屡胜,影响了后世许多大宋的军队百折不挠,在其执政下不仅加强统一了自己的封建统治,还广泛的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宋朝盛世,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第4个回答  2017-12-26

中国史上,宋朝的经济为什么最发达?我想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在1956年三大改造之前,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等综合性产业)和基于农村乡镇的手工业,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整个中国的经济产业主流,其比例一直占着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也就是说,要衡量一个朝代的辉煌和繁荣,首先就得看他的农业和手工业,而不仅仅是商业和几个都市或是别的行业.其一,沮宋史记栽和诸多史书,出土资料的证明,宋朝时代的耕地面积不仅大大超过了汉唐盛世,而是宋朝的耕地面积,以后的,明清和民国都没有超过,其二,要知道宋代的耕地扩大(主要是因为南方的发展)的同时,因为合理使用翻车,滑马等农业工具,农作物的亩产量比唐代大大提高.

其三,同时也正是因为宋朝时代的重心南移和南方本身的发展,南方人口(中原南迁及土著)超过了北方地区,因次南方的稻米作物区有了空前的发展.其四,宋朝,特别是南宋是中国农业最丰富的时代,以粮为住的情况变为多种经营,绵,茶,菜,果,油...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到了四分之一以上,有的地区,在江南,达到一半以上.北宋末年,有个农民在死前对他大孩子说:"十亩菜园,顶上青铜海",你想想当时农民的生活.而就在建康府外的一个小沙洲上,当地的农民上万人以种植各种鲜花异草和养殖各种小动物为生--他们的产品畅销长江中下游.而福建的农民种出来的荔枝,他们自己没吃还得买到中东和南洋去----当时农业的商品化,货币化的趋势特别的汹涌,经济作物和农村商品乡镇商品的大量进城和出口,大大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百年中,宋朝农民的收入比晚唐十国时翻了好几番,比唐代鼎盛时代都要高得多.从此以后一直在下降.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农业的鼎盛时代是在两宋,而不是今天,更不是明,清,明清两朝,不但耕地减少了,亩产量没有提高,而且放弃了许多先进的农业剂术发明,同时光强调以粮为主,没有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产品的商业化,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我可以肯定的说,明清两代的农业不但在产量和丰富程度上没有达到宋朝的水准,而且在农村的发展,乡镇人民的吃穿用行上,比宋朝更是大大倒退了.就是在乾隆前期这样的好日子,农民的人均收入(按实绩水平和购买力来算)可能还不到南宋时代的一半.两宋高度发展和繁荣的农业所带来的,是农村的乡镇化和墟市的繁荣,到了南宋时代的南方,中国大多数农村都有了集市小商品集散地,有了村中的孰学,义学,由科举落榜者任教,一些富足的农村还有了村诗画社和其它的风景区供供人民休闲和市民游玩,养济院,福利斋,为穷人和其它老弱孤独的人提供"充足的大米供应和整结的住所,体面的衣服"(这还是15世纪的明朝呢!)这样富足和重视福利,尊重人性,扶助弱者的社会氛围,在这个连中等市民都不敢看病上学的时代,怎么能不让中国后代们感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