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聊书会之《35公斤的希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巴南巴蜀小学鸿鹄班的聊书会终于要粉墨登场了!

作为一个新组建的班级,我们本期共读的第一本书是《35公斤的希望》。这本书有个很奇怪的名字:35公斤的希望。为什么要是这样一个书名呢?希望也是可以称量的吗?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希望呢?

其实这是一部真实的小说,主人公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不爱学习,讨厌学校,害怕体育课,回到家爸爸妈妈吵翻了天,虽在别人眼中一无是处,但在某个方面却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在经历了成长路途中的艰难、坎坷、挣扎与辛酸之后,这个不爱上学的“多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申请上了一个新的学校。

这篇小说没有任何华丽的语言,故事一点也不煽情,只有一个小男孩的喃喃自语。也没有什么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非常简单地描写了一个孩子一些生活片断。但那些生活片断,仿佛活生生的就在我们面前。

这本小说的主题我们可以提炼出很多:教育、亲情、爱,但是给三年级的小孩子作为整书阅读入门的书籍,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多多?对于这样的多多,你喜欢吗?为什么?”我想通过聊书让孩子感受到书不但是读的,而且还可以聊,只有聊书才能把书读得更透,才能更深入的理解到这个故事,甚至读出新的故事来。

聊书会开始啦——

首先,我们利用章节目录和给情节排序来回忆了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接着,我们直入主题:“你认为这个故事的哪一节最紧张?哪一节最有趣?哪一节最让你难忘?哪一节有些乏味?”这几个问题已提出,大家就开始在书中寻找。

几分钟之后大家都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中骆凡灏同学的分享最打动人心:“我认为最紧张的一节是《第十三章 希望,在自己手上》,第80页。‘那天的活动,是攀绳节。太恐怖了。我从六岁开始就在努力……大滴的汗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手像着了火般滚烫。……我大腿内侧开始有血渗出来。’我觉得它写出了多多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大家针对骆凡灏同学的分享继续补充,我们还以此作为蓝本,反复地朗读了这一部分的重点句子,把多多战胜自己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关键的地方我也来声情并茂的朗读,主推同学们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以读促悟、以读代讲对语感养成的真正作用。

最后大家要围绕“你喜欢多多吗?为什么?”这个话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能在书中找到证据,学会了以书读书,以书聊书。还有的同学非常棒,他说我既喜欢多多,也不喜欢多多。我喜欢多多在于他尊老爱幼【尊敬喜欢他的爷爷】多才多艺创造能力也强;不喜欢多多是因为他不喜欢学校,学校多好玩呀,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还能够学到知识,怎么能不喜欢学校呢?多么棒的看法呀,我们的学生虽然只有八岁多但是已经初步学会了辩证的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而不是非白及黑一刀切。

聊书会结束了,但是思考一直在延伸。孩子们在心里默念着:我要像多多一样找出自己的一个个小缺点一次次的战胜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后记 :第一次聊书,师生的配合欠默契,有时候给出的指令学生不能很好的领会并作出相应的反馈。不过我对孩子们有信心,毕竟这是第一次,毕竟我也没有做事前的很多铺垫,能聊到几个关键点,我觉得已经非常棒啦。

下一次,我们会聊得更好!

【感谢书法协会会员何建鹏老师布置黑板,感谢摄影协会会员唐娟老师提供部分照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