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各部的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4
蒙古在明代分为两部,西部的被称为瓦剌,东部的被称为鞑靼。这种划分是明政府的说法,意在表明蒙古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要么被消灭,要么归顺。然而,蒙古人自己的分类并非如此。
瓦剌实际上是卫拉特的谐音,它包括了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所征服的部落,以及其他随其西征后加入的多个民族混合的部落。因此,在蒙古人眼中,瓦剌并非纯粹的蒙古血统,其文化和血缘关系中融入了大量的突厥文化元素。
鞑靼是对游牧民族的泛称,其中蒙古本部的主要分支包括大汗的子弟部落、成吉思汗的兄弟和其他儿子的部落。布里亚特蒙古人,从种族上来看,与卫拉特蒙古人相近,原本在外贝加尔地区游牧,后来迁移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的地区。
在中国境内和喀尔喀境内的布里亚特人是在其他内外喀尔喀部落分离之后迁来的。1631年,俄罗斯人抵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随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了冲突。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最终被俄罗斯人征服,并臣服于俄国(即后来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但有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始终反抗俄罗斯人,最终向南迁移至喀尔喀地区。
另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在清朝击败俄罗斯人后投靠了中国,并被赐名巴尔虎人,纳入八旗之中,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内外喀尔喀的分离始于15世纪。喀尔喀万户属于左翼蒙古,以喀尔喀河为内外界线,共有内外十二部。
15世纪末,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喀尔喀万户分封给阿尔楚博罗特和幼子格埒森札两个儿子,形成两部。阿尔楚博罗特领有的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地区形成了漠南内五部,而格埒森札留居故地,仍称所部为喀尔喀,形成了外七部,后来被称为“喀尔喀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旗),分为东、西、中三路,由三汗掌管。
喀尔喀的辖地逐渐扩大,占据了漠北地区(即外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他的曾孙硕垒乌巴什洪台吉在约1609年占领了原卫拉特国的中心地,即吉儿吉思湖和乌布萨泊地区,将卫拉特人赶到黑额尔齐斯河和塔尔巴哈台(1620年,1623年),自称阿勒坦汗,建立了阿勒坦汗国,该汗国一直延续到大约1690年。因此,布里亚特人才有机会直接迁入喀尔喀地区。
关于蒙古部落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我在百度文库编辑整理的《蒙古部落》一文,链接如下:http://wenku.baidu.com/view/b440a98271fe910ef12df82d.html。该文已被浏览1572次,下载108次,贡献时间为2009年11月14日,贡献者为at4331满腹经纶十级。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