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石柱已发现秦良玉七个疑冢,风水来看三教寺回龙山为正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文/陈益峰

  笔者这些年在石柱地区相地过程中,不断打听收集秦良玉将军的疑冢,已经亲身见过七个秦良玉将军的疑冢,之前写文章专门谈过一些,剩下的,陆续全部介绍出来。

  很可惜,部分地方,由于工程建设,已经完全破坏了。多数地方,解放后已经把墓地彻底毁坏了,只有遗迹还在。

  1、秦良玉48疑冢

  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名真实存在的女将军,是石柱地区奇山奇水养育的一名奇人,秦良玉在世时候地位很高,品级很高,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驻四川等多处提督、总兵官,镇东将军,太子太傅,一品夫人忠贞侯。其官阶,位同宰相。

  秦良玉将军生前权力和地位极高,对手很多,生逢乱世,所以去世后防止他人盗墓,同时发48道假丧,建疑冢48处。其中一处在忠县老家,其余47处在石柱范围内。

  2、已知的秦良玉疑冢位置

  笔者长年四处相地,一边打探秦良玉将军的疑冢,已知的秦良玉将军的七个疑冢的位置和风水情况如下。

  (1)、三教寺秦良玉东墓

  墓前神道庄严,神兽齐备,规模形制很高,但是为虚花假穴,是三教寺回龙山的偏出脉,为缠护之奴砂,不结穴。

 (2)、三教寺秦良玉西墓

  回龙顾祖,王宿寨做少祖,帽儿顶开始回头,在三教寺回龙,外侧有大枝护送,穴星不高,后有乐山衬托,石脉送气,穴星下出短乳,乳上开窝,穴前龙河大水S形,逆水来朝,龙河水绕玄武,墓立午山子向,穴前壬山来水,子方水正朝而来,左水到右,艮方去水。为国宝级风水正穴。从风水角度来看,可以确定是秦良玉将军的真正下葬位置。

  笔者奶奶的为三教寺芭蕉滩的马家人,是秦良玉夫家——马氏的族人,马家老人回忆,祖上传下来,要求每年祭祀,应该前往三教寺秦良玉西墓祭祀。这也证明秦良玉真正的墓是在三教寺西墓。

  盗墓贼们不要惦记了,解放后秦良玉将军的多数墓地,都已经被毁了,再说古代起坟头的墓地,一般不会有太多宝藏。

  (3)、三河镇四方村庙湾的官府梁生基坪

  附近有国宝级风水正穴,正穴为桥头坝的杨家大坟,喝形:山龟出穴。

  秦良玉墓地,埋在杨家大坟的左侧的龙砂上。庙湾杨家大坟为中出脉之正穴位置,官府梁生基坪为偏出脉的护砂位置。杨家大坟,为地理正穴,其孙女杨启慧同志(1916年-1989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在王震手下359旅任政治干部,后任团政委,解放后任新疆交通厅厅长,其爱人杨烈光任骑兵第八师政治部主任,子女多有成就,儿子杨乃初为新疆的正厅级干部。

  (4)、临溪镇的花厅村官坟山

  在石柱首任安抚使同知陈温的墓地左侧100米的位置。正穴为陈温的墓地,为国宝级地理正穴,喝形:黄狗打盹。

  陈温为笔者陈氏一世祖,后人世袭安抚使同知600多年,达20多辈人,宋朝、元朝,陈氏为六品安抚使同知。明朝初年,陈世显与安抚使马克用之之马付德,一同前往南京,朝觐太祖朱元璋,太祖大喜,晋升石柱安抚司为正四品宣抚司,陈世显为宣抚使同知,加奉义大夫衔,正五品。天启元年,石柱宣抚司,出兵抵抗努尔哈赤,勤王有功,晋升石柱宣抚司,为正三品宣慰司,陈思虞为奉义大夫同知石柱宣慰使,正四品,后人陈治安、陈治宁、陈治宣等均为正四品。

  陈家后人发丁十万余人,世袭安抚使600余年,承袭大概20多辈人(其中元朝时期承袭的人名不清,陈家老族谱已被焚毁),六品同知安抚使10余人,五品同知宣抚使10人,四品同知宣慰使4人,将军十余人,知县、知府近十人,副总兵、参将、都司、守备十余人,举人、进士十余人,庠生、廪生、贡生数十人,陆军中将一人(陈兰亭、163师少将师长,川湘鄂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镇守川东近三十年),现在厅处级干部近百人。

  (5)、原黎家乡的赵家坪

  喝形:猛虎出林,形势很漂亮,可惜是虚花,同一根脉,墓地后二十米有大坟,绝了后人。以后文章将详细介绍。

  (6)、下路镇的大官坟

  下脉过于宽平,为虚花假穴,喝形:佛祖坐禅,以后文章将详细介绍。

  (7)、石柱南宾镇龙王村的大官坟

  喝形:伏地汤勺,是大龙的枝脚逆转位置,墓地后有石谷子起顶,高度十来米,非常壮观,形似汤勺,后面束气宽平,形似汤勺的柄。

  龙王村的大官坟,貌似回龙结穴,立向正对来龙方向之华咀,穴前逆水来朝,明堂广阔,实则为水口之下手砂,龙身没有彻底转过来,穴两侧龙虎逆飞,为虚花假穴。最近建思源学校,已经完全挖掉了。以后文章将详细介绍。

  回龙结穴来龙往往很长,有几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回头的位置需要两节、三节甚至五节星峰,龙头要完全回过来,才形成回龙。此龙脉到头,伸出余枝回头,没有星峰特起,这种余枝不结穴,只可以作为水口砂,或者龙穴的缠护砂。所以龙王村的大官坟为假穴。

  3、秦良玉疑冢不占正穴

  笔者仔细研究七个秦良玉将军的疑冢,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疑冢不占正穴,全是虚花假穴,或者埋在正穴旁边的几十米左右,或者干脆选址在形势漂亮,但是不结穴的虚花上。这是古代风水观念的原因,一个家族故意占正穴太多,有伤天和,消磨福气,不得山神护佑,必将折福折寿。

  秦良玉将军深信地理学说,所以在疑冢选址时候,除了三教寺的西墓之外,其他位置明显靠近地理正穴或者选择虚花,让普通百姓,一眼看就是地理宝地,非常漂亮,实际则是虚花。

  4、秦良玉疑冢,花的功夫很大

  秦良玉将军在世时候,权力很大,在疑冢方面,都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据说请了几十个风水师在石柱各条大溪中寻找宝地。

  根据九十岁的老人口述,传说,所有的墓地内,都是一个与秦良玉将军差不多岁数、同样身高的老太太的尸体。48个疑冢的尸体,打扮是一模一样,就连身边最熟悉的人,很难分辨真假。

  目前找到的7个疑冢,基本上都是大条石砌筑的吊脚坟,坟前基本上都有石坝,坟上雕刻精细。龙王村的大官坟,坟前除了石坝还有八角的桅杆。相反三教寺的秦良玉西墓最为简单,为条石砌筑的圆形石头坟,俗称和尚坟,坟前只有墓碑。

  三河镇四方村庙湾的官府梁生基坪,一直派人守着。为了更加掩护真墓的位置,直到解放前有马家专门派人守护,工钱是一年一担稻谷(100斤左右),庙弯附附近的马武兹的父亲(父子均已去世)就是解放前最后一任守陵人,打扫墓地,看守墓园。当地老人还传说,早年听说春节还有人放鞭炮、燃香、舞狮祭祀。

  原黎家乡的赵家坪,为了迷惑世人,不光修了大的石头吊脚坟,还从从北面山脚下的沟里,修了一坡长度达近2公里的条石台阶,从悬崖边上铺设,以供后人祭拜,上山的大路。山路陡峭,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5、疑冢的旧址, 不能再使用

  现在很多家庭胆子太大,听说一个地方有风水宝地,原坟解放后已经毁坏了,现在只是一块空地,就把自己的先人埋到宝地上,占用人家的风水,这是大忌,笔者必须说说,警惕世人,容易绝后的。秦良玉的疑冢虽然不是秦良玉自己,但是也是有人下葬的。

  七个秦良玉的疑冢,有三个基本上完全被毁掉了,是官府梁生基坪、下路镇的大官坟、龙王村的大官坟。其中官府梁生基坪、下路镇的大官坟,都有当地老百姓将先人遗体埋在秦良玉之前的位置,其中一家人暂时没有发凶,另外一家人儿子结婚后,一直生不出小孩,媳妇离婚走了。

  笔者在悦崃镇,也见过这个类似的事情,冉家祖坟占了一个正穴,后人非常兴旺,解放后墓地被毁了。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有农民贪图此地风水好,将老人埋在此地。久了之后,两个坟都是绝后的坟。一个坟完全占在原坟上,下葬后没有发福,开始有儿子,后来儿子短寿死了,有一个孙子,也是三十多去世,没有后人留下。另外一个坟挨着原墓位置,下葬后没有发福,儿子生了几个闺女,没有生出儿子,后来闺女远嫁他方,儿子孤老终生,去世后,当地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家了。正是应了地理古训:

  坟田中间又葬坟,不知坟是什家人;

  若是葬入他家祖,定然存亡两不灵;

  丧家若不失人口,葬后不久死师人。

  一个已经下葬过得风水正穴,至少两百到不能再继续埋人,如果不幸埋入别人的老坟位置,首先后下葬的人特别容易招祸,存亡两不灵,对于之前下葬的家庭也有一定的影响。

  结语

  查看石柱县志和厅志,关于秦良玉将军的疑冢记录,没有确切记载。笔者将继续在民间,寻找秦良玉将军的48座疑冢,争取全部找到。

  否则再过十年后,很多农村老人去世了,很多自然村没有人居住了,没有人知道秦良玉的疑冢在哪里。

  目前看来,三教寺回龙山的秦良玉墓地,是最符合寻龙点穴古法的地理大地,是国宝级的风水大地。回龙山,一定是秦良玉将军真正遗体下葬的准确位置。其他六个位置都是虚花假穴,为疑冢位置,不是秦良玉将军下葬之地。从当时的地理师故意选址虚花的水平来看,当时的地理师水平极其高超,世所罕见,选址正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