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安乐二法:不见人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继续边读边聊《法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

佛陀继续说:“文殊师利,如来灭度后,在末法中想要说此《法华经》的人,应当住在安乐行中。”这里的安乐行,是第二安乐行。有三个要点:

一者,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乐说过失是一种容易引来恶果的分别习气。绝大多数的时候,人们听不进批评,是因为批评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言,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故而令听受方很不服气。

比如,一位妻子责怪丈夫不关心自己,但丈夫却认为自己对妻子很好。妻子认为情绪抚慰才是关心,而丈夫认为物质富足就是关心。因此,当妻子说丈夫不关心自己时,丈夫就会觉得委屈,从而引发争执。

世间绝大部分烦恼几乎都是这样来的。乐说他人过失者,自己往往先有过失。当妻子基于自己的妄见而指责丈夫时,她就已经先错了。

世间的这种习气体现在学佛的事情上,往往有这样二个表现。

第一,有的人一本佛经没有读,甚至连学佛是学什么都不知道,却最喜欢说佛法是迷信,对学佛者妄加指责,乐说学佛人的过失。

第二,有的人读过佛经,在静下来时,也能清楚自己还没有觉悟。但是,遇到某些讨论佛法的场合,就不清醒了,他住在了真理相上,根据佛经中的只言片语来评价他人,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虽然不懂,但还是知道你的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佛经明明是这么说的......”

此时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语思想的矛盾之处。如果对方是清醒的,就不会与他争论了。只有和他同样不清醒者,才会产生争辩。

住相的分别智总是演绎这样的尴尬,当以自己的妄见为标准去印证他人时,就已经错在先了。既然前提已经错了,后面的推理在怎么正确,也还是错的。 自相矛盾的心,必然产生自相矛盾的相。众生的纠结烦恼,就是这样来的。

因此,法华行者要想安乐修行,就要从觉性上远离乐说人过的习气。乐说他人过者,既不懂得换位思考,更不懂得站在一切法的顶相上看问题。他在是非分别的纠结之中,必然不能安乐其心。

二者,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

众生常常是依人不依法来选择法师。他们很容易信仰有品德、名气大、神通高的法师,而不太信仰名不经传的法师。

有的人相信了某位法师后,常会轻慢其余法师,而这种轻慢就表现在自赞、毁他两个方面。直接的“毁他”容易理解,而“自赞”却是一种很隐晦的毁他。

有一位学佛者夸赞其师,言谈间仿佛是自己前世修得好,今生才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师父。他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别人的师父不好,但这种分别还是刺激了其他人。有的人想:“难道不以他的师父为师父者,就是没有福气了吗?”就这样,一场清净的聚会由此而演变成了一场比师父、比法门的攀比聚会,当事者自然皆失去了安乐。

因此,亦不要轻慢其余的法师,不要说他人的好处、恶处,以及分别他人的长处、短处。只有这样才能安乐的修行。

三者,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声闻人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有为法,住在无为空境之中。对于凡夫而言,他们是灭掉身见、超越六道生死轮回的圣人。但是,对于明心见性者来说,由于声闻人在有无对立中偏执于空境,并没有明心见性,故而,他们是圣人中的凡夫。

首先,法华行者“对于声闻人,不要称名说其过恶”。

对于修学法华的大乘菩萨而言,由于佛知见高超,能够看得见声闻人的解脱不究竟处。当他想要指出这种不究竟时,不要称声闻者的姓名。

因为,对于不具备大乘知见的凡夫而言,依声闻小乘修行,能够解脱身见。声闻圣者堪为其师。如果你称名道姓,动摇此类凡夫对声闻法师的信心,这个过失就很大,摧毁了此类众生的世间解脱道。能令众生不安乐者,自己修行又如何能安乐呢?

更何况,在娑婆国土的很多声闻人,都是大乘菩萨随宜而化现的。对于尚在见道位的菩萨行者,由于证境不具足,根本无法看懂这些“外现声闻相、内秘菩萨行”的再来菩萨。如果称名说其过恶,就相当于毁谤大乘菩萨。有这样的过失,又怎么可能安乐修行呢?

虽然不要称名说其过恶,但是,如果不指名道姓的笼统说一说声闻小乘的不究竟处,还是可以的。能够启发众生的大乘觉悟。

其次,法华行者亦不要“称名赞叹其美”。

凡夫众生法眼未开,向来是依人不依法的。当他们听到对声闻小乘法师的赞叹时,分别心中会把这个法师捧为至高无上,把他说的不究竟的小乘道当作究竟的大乘佛道来信仰,从而误导了众生。故而,法华行者不要称名赞叹其美。

第三,法华行者见到声闻人,“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见到声闻人生怨嫌之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自认大乘者,嫌弃声闻人是小乘行者。另一种是身闻人的余习影响。

声闻人就好比刚刚倒干了酒的酒瓶,他们虽然解脱了世间烦恼,但是余习还在,故而在观看五百罗汉的画像时,会发现其中一些罗汉的长相奇特,这就是余习显现的结果。

一般人见到罗汉形象,如果事先知道这是罗汉圣者时,通常以“奇人奇相”来恭敬,并不会产生怨嫌之心。但如果不知道这是罗汉圣者,就很有可能产生怨嫌之心。

就好比当年的马云一样,他刚刚崭露头角时,很多人都觉得他长得丑。但随着巨大财富效应的叠加,他的长相在很多人心目中就越来越顺眼了,甚至还看见有人发帖说:“我很奇怪,为什么以前会觉得马云长得很丑呢?明明越看越好看。”

世间人中,因缘业力有不同。有的人即使明知是罗汉,也不一定不产生怨嫌之心。

最近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一孕妇,产检时发现胎儿状况不太好,就在婆婆的陪同下去当地罗汉寺拜罗汉。这位孕妇发现其中有一个鼻子、脖子都长得很长的罗汉时,就用手指着那个罗汉说:“妈,你看这个罗汉长得好丑啊!怎么会有罗汉长成这样的。哈哈哈.......”取笑完之后,孕妇觉得整个罗汉寺里面的罗汉像都很丑。就离开了罗汉寺。

后来,孕妇足月产下了一个男婴。当护士将孩子抱到她面前时,她整个人都瘫在床上了。因为,这孩子竟然和她取笑的那位罗汉长得一模一样。

有人说这是罗汉的报复。其实,住在空境中的罗汉已经灭掉了身相,怎么还会因为身相被取笑而起报复之心呢?归根结底,这个孩子是其母亲心相的缩影。越是怕什么,往往就越是来什么,因为越怕则业力越强,就越有可能尽早显现。

此外,取笑对象的威德力不同,结果也不同。

比如,当面取笑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顶多让对方不高兴,不会有太大危险。但是,如果当面取笑一个世间有大威势者,则很可能面临皮肉之苦、牢狱之灾、乃至生命危险。

如果当面取笑的是圣者罗汉呢?则就好比向空中吐唾沫一样,这个唾沫最终会全部落到这个人自己身上。就好比前面那位孕妇一样,她的取笑最后全部返回到她自己身上了。

也是这个孕妇不懂佛法,才会住在美丑相上白白伤心。如果她后来能懂得佛法,就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孩子长得像罗汉,亦是与罗汉有缘,美丑又有什么关系?借此缘分,如能让这个孩子得加持,成为一个觉悟者,亦是相当不错的。这就是转境。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对声闻人生起怨嫌之心,就是对自己生起怨嫌之心。法华行者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修学圆顿大乘,而嫌弃声闻小乘圣者。若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又如何能安乐的修行呢?

综上所述,如果法华行者能主观(觉性)上不说人过,客观(尘性)上不轻慢他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识性)不毁誉声闻人,从这三方面善修其安乐心,就能使听经者不逆其意。因为你不分别他人,他人就不会分别于你,无分别中,哪里有逆意呢?

【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当众生有疑难询问时,法华行者不要以小乘法来回答他们。只以大乘法而为他们解说,令他们获得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是一切智和道种智的圆融。具备一切智者,当下见到法身;具备道种智者,当下见到报身。从如是法身见到如是报身,当下就见到了如来,即,如是而来。

【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当众生有疑难询问时,法华行者不要以小乘法来回答他们。只以大乘法而为他们解说,令他们获得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是一切智和道种智的圆融。具备一切智者,当下见到法身;具备道种智者,当下见到报身。从如是法身见到如是报身,当下就见到了如来,如是而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床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这时候,世尊以偈言的方式,进一步重申了法华行者想要安乐说法的几个要点。

于清净地,而施床座: 不染相尘为最清净。法华行者应当在不住相见的基础上施设法床。也就是说,觉性清净,不依妄觉而说法。(空如来藏)

以油涂身,澡浴尘秽: 油是润滑之物。门锁卡死时,在锁眼滴几滴油,就能顺利打开了。法华行者讲法应当如油一般,能够润泽众生心田,助其打开心结;又如沐浴一样,清洗掉众生的一切染尘秽见。(不空如来藏)

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识性不染尘相之衣,为新净衣。觉性中没有虚妄,为内净;尘性中不住相见,为外净。内外俱净时,识性清净。(空不空如来藏)

三藏本一心,在根、尘、识三位一体的清净处,菩萨就能“安处法座,随问为说”,即能够安乐地为众生随宜而说法了。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若是有四众弟子、国王、王子、群臣、士民等来听法,法华行者应当以这个微妙的如来藏大法,和颜悦色地为他们演说。

对于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要随宜以如来藏法义而为他们作答。

要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为他们开演分别种种法。

以如是方便法,使他们都能发起寻求觉悟的心,从而渐渐增益智慧,入于无上觉悟之道。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法华行者要灭除懒惰意和懈怠妄想。要远离世间种种忧虑烦恼而慈心为众生说法。昼夜六时常常为众生演说无上觉悟道。用种种因缘、无量譬喻来开示众生,令他们都因为增长觉悟而欢喜。

法华行者在世间弘法,对于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必要物质,够用就行,不要有所希望,以免在物质上过多分散精力。应当一心一意地珍惜说法因缘,常愿自己成就佛道,亦愿令众生成就佛道。只有这样做,才会有大利,能够安乐地将自心上供在无上觉悟之中,得到无上觉悟的熏养。

这里的“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亦是念念在道的意思。该怎么做呢?这里就要明白,法华行者来到世间,有意无意中,本身就是一场身口意的演说。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佛陀总结说:“当我灭度之后,若是有比丘能够演说此《妙法莲华经》者,心中不会有嫉妒、嘻恚等一切烦恼障碍,亦不会有种种忧愁以及遇到骂詈者,亦不会遇到怖畏之事,被人刀杖伤害等,亦不会遭遇罢黜并放逐等祸事,因为他没有分别、不住相见,能够安住于忍地的缘故。

智慧的人如果能够这样善修其心,就能住在如我上述所说的安乐之地。这个人的功德,哪怕千万亿劫,以种种算数来计算、以种种譬喻来说明、都无法说尽。”

此不住相见之法,得的是不住相之功德。哪里是有形有相的方法能够计算出来的呢?

《边读边聊法华经》7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