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的来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民国初,县境大部属安徽省淮泗道阜阳县、太和县。民国二十一年设阜阳专员公署,太和县、阜阳县皆属之。民国二十四年析阜阳县西部置临泉县,境南部遂划入临泉县。民国二十八年城区西北部发展为皂庙镇,属河南省沈丘县,与界首镇、刘兴镇鼎立为界首三镇。

民国三十六年10月,界首、刘兴、皂庙3镇合并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年11月境北部属沈鹿淮县,12月南部属泉阳县。界首市、界首县同属豫皖苏边区行署二分区,泉阳县属四分区。民国三十八年3月,豫皖苏边区行署建制撤销,境北部属太和县,中部属界首市,南部属临泉县。

同辖于皖北行署阜阳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3年9月,撤界首市建界首县,划临泉县的洪庄、砖集、陶庙3区,太和县的光武区和税黄区的西部为界首县辖地。

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8年11月,界首县与太和县合并为首太县,境南洪庄、砖集2区划入临泉县。翌年4月底,太和县、界首县分置,辖地仍沿原制,属安徽省阜阳专区,至1985年未变。1988年8月17日,撤销界首县,设立界首市。

1996年底,辖3个街道11个镇4个乡。西城街道、颍南街道、东城街道、光武镇、芦村镇、刘窑镇、王集镇、陶庙镇、砖集镇、顾集镇、泉阳镇、戴桥镇、大黄镇、田营镇、靳寨乡、任寨乡、舒庄乡、邴集乡。共有249个行政村。

市政府驻东城街道。1997年,刘窑镇更名为新马集镇,镇政府驻新马集。调整后,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2004年底,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扩展资料:

界首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四季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资源丰富。

以候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界于10℃至22℃之间为春、秋季。常年是3月26日入春,持续56天;5月21日入夏,持续113天。

9月11日入秋,持续61天。11月11日入冬,持续135天。故春短多风旱,夏长而湿热,秋凉且风爽,冬长而干寒。

年平均气温14.7℃。夏季7月日平均气温27.7℃,冬季1月日平均气温0.6℃,年温差27.1℃。年无霜期平均为216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界首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