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 莫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第一遍读的比较粗糙像听八卦一样想赶紧磕到结尾精彩处,后又沉下心细读了一遍,这本书的文风很朴实通俗,文字也浅显易懂。讲述的都是他从小到大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故事,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叙述,大多真真假假,有一定的讽刺性,同时极具现实感,读起来有些人有些事仿佛我们身边发生着的。像莫言这类扎根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文化、历史的作家越来越少,书中讲了十几个则小故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的阅历只能读懂书中很浅层的那一面。以下几篇是我印象较深刻的。

《贼指花》的故事是讲几位作家一起坐船参加一个杂志社组织的活动而展开,大都来自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人,有前公安局的反扒英雄武英杰、身躯肥大爱出风头的胡东年、年轻气盛出国后忘本的尤金、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混血美女范兰妮、为正义发声而被毁容的高尚女记者等,从坐船途中到篝火晚会描述的都是一群年轻知识分子惬意享受生活的画面,殊不知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人的两面性,围绕着“谁偷了我的钱包”,在知道大家都怀疑小偷是“我”时,我是愤怒的想证明清白,而从故事最后范兰妮的倾诉和后来又发生招待所盗窃事件中我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后,推理出来发现小偷居然是任何角度看,是一个最不像贼的武英杰。从文中范兰妮和武英杰的接触中判断怀的孩子也是他的。

《等待摩西》讲述的是关于基督教徒柳卫东一家在文革中不受待见,改革开放后穷酸的柳卫东做起了生意发家致富,有钱后便闹着要和原配离婚,没过多久后又欠下一屁股债从村庄消失了,抛弃了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女儿,一走就是35年,但忠贞的妻子马秀美仍然年复一年的贴寻人启事等待着他,我想象过作者会安排什么样的结局,是杳无音信或是听到他早已另娶他人,但没想到他一贫如洗的又回来了,妻子马秀美自然接纳了他,而且在外表上更注重了修饰自己,因丈夫35年后的回家而红光满面,我不能理解这位教徒的虔诚,确实是只有“我”不正常吗?这样不负责任的爱情我看不懂,也不会把长时间的等待过程浪漫化到自我感动。

  《诗人金希普》和《表弟宁赛叶》这两篇人物重合,联系密切,沽名钓誉的假“诗人”金希普与草莽自负的假“才子”宁赛叶俩人之间惺惺相惜,抱怨世道不公,才华无处施展。金希普利用在重大场所与领导蹭合照,虚挂头衔到处招摇撞骗,以帮忙介绍工作之名欺骗同乡,自认为怀才不遇、不务正业的表弟,在听到金希普回来后的夸赞和吹捧,即使被骗了钱仍然不知悔改,认为只有金希普是真的欣赏他的才华,俩人还多次利用莫言的名气宣传、讹诈。面对莫言为他工作问题的多次帮扶救济不放在心上,反而眼高手低的认为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是屈才了,面对自己的人生不求上进充满了抱怨,真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啊!他俩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野心大于才能,不满足于现状,又难以脚踏实地。我们既要远离这类人,也要防止自己不小心成为了这类人。

《红唇绿嘴》讲述的是小人物覃桂英,出身于根正苗红的贫农家庭,但由于天生六趾的畸形或多或少导致了心理扭曲,老师李圣洁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没有维护到她的隐私,她后期是做了弥补措施的,自己出钱让父母给她做了矫正手术还亲自在医院照顾,但年仅11岁的覃桂英并没有因此而感动反而报复了她,甚至当着众人剪下老师李圣洁的麻花辫鞭打她的脸,宣称打倒资本主义导致了老师的跳井自杀。本来可以靠讨好谄媚一路高升的她后来这件事被人举报不得不回到农村,她颠沛流离的中年生活属实不值得人同情,为了逃避计划生育东躲西藏,到后来回村后的上访钉子户,钻法律空子用网络制造舆论和假新闻,文末作者编辑的那两条做过人流和是她丈夫举报导致她回村的短信,我居然是期盼发给她自己看看有何反应。真正的坏人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坏的人,对待这种人只能以恶制恶,用小人之道还之小人之身。

《口哨与火把》中的三婶真的让人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祥林嫂,因为两人境遇相同而前者已经深入人心,三婶的聪慧、坚毅、寡哭的形象与祥林嫂的逢人便诉说不幸的怨妇形象截然不同,但她的一生过于苦难而沉重了,父母因迫害而自缢,丈夫因矿难而亡,六岁半的女儿因舆论喝农药自尽,小儿子被两狼叼走分食……亲人们的非正常死亡让她无法接受一个人独活,以绝食的方式到天堂与他们团聚。看到最后太过压抑了,其结局的悲惨程度与余华的《活着》不相上下,故事的悲剧色彩过于浓重也让我对这篇印象尤为深刻。

晚熟的人》一共短短的十二篇,像一本素描画,却也算是勾勒出了人生百态,用词都不算华丽,读着平淡但细品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莫言说,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都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也仍然善良与赤城,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却成了最孤独的一个。读书不就看着别人的人生故事照镜子,借外物观内心,从中听取别人的阅历讲评,人只有在知道自己的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要看似强大、成熟,实则很虚。

个人摘抄:

一、 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

二、 有时候,谣言的核心是事实,就像某些故事有真实的原型一样。

三、 世界上许多事,有时候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有时候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有时候是说什么就来什么。

四、 这世上什么果都有,就是没有如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