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羁》的歌词扩写(不喜轻拍^_^)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十六年后,云深不知处。

笛声起,屋檐上,与夜一样黑的衣袂在月色下随微风翻飞,浮浮沉沉中,最后似乎他只有自己,单薄的身影分明是孤单的样子;

夜已深,静室里,一抹苍凉的白色,正坐在榻上,听着入耳的声声笛音,缓缓睁开眼睛,望向空气中一个不知名的方向,慢慢出神。

屋檐上吹笛子的人,望向月亮,无数的前尘往事又一次浮上心头,是与非,对与错,好像应该随着之前的死亡消弭。

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和自己心里还依旧存在的酸涩相处,他不知该以何种身份面对那些老朋友,更准确的说,是那些故人。

朋友,大概早就不是了,他自嘲地苦笑。

静室里端坐的他,也曾无数次追问,问前辈,问兄长,问自己,世间万事,是否都有定规定法。

世人对毁誉得失的评判,又有谁能真正不在意呢,扪心自问,好像他自己也难逃于此。

可他深知,檐上的那人,明明是对的,若易地而处,他不确定自己能比他做的更好。

可是,世人戳着脊梁骨说他是邪魔歪道,他那漫不经心的笑里,只怕也有些许涩然是自己也无法感同身受的吧。

冷峻的避尘和随便,是浇不灭心中热血的,多年前许下的誓言,他们都记得,无愧于心,这便是他们一直信仰的道。

静室里的他方定了定神,走到那盏七弦古琴旁,开始跟上檐上吹笛人的曲子,低低地和着。

笛声只片刻凝滞,然后便不再犹疑。

如霜的月色下,吹笛人忽然想起了云梦的莲花坞,那里有世界上最美的荻花丛,那里曾是他的家,他的避风港,他的天堂。

如今,物是人非,是再也回不去了。

不过,那时,没有陈情在手,更没有笛响后毫不迟疑相和之人,想想这些年走过的万水千山,终究也不是永远只有自己,终究,还是有人在意的。

吹笛的人笑了,那些过去,那些是非对错,红尘过往,是该放下了。

都从地狱里回来了,还有什么是参不透看不破的呢。

笛声忽然上扬,一扫之前的阴霾。琴声停顿片刻,也跟着舒缓平和了不少。

天道何时不幽芒,人世又何时不凉薄。

不是曾告诫过阿苑么,天地不仁从来都多于因果相报,既如此,又何须在意身后名,况且,那吹笛子的人都不在意了,自己还追究什么。

笛声停了,他的琴也停了。

他走到床边,拿出一坛天子笑,温在炉上,然后就坐在桌边,静静等着。

吹笛人走进房间,一眼就看到了火炉上的天子笑,歪头笑着。他正想寻一杯烈酒,把胸中汹涌的情愫荡涤一番,笑着感慨一番世事的无常。

明月依旧,知己相伴,何来怅惘。

就这样吧,无畏无惧无他,只求无愧于心。

就这样吧,潇潇洒洒,坦坦荡荡,与想要与共之人遍历风浪。

就够了吧,还奢求什么呢。

多少人,穷其一生,想要的,也无非就是这样一曲共天涯的悠扬吧。

这样想想,还是被上苍眷顾着的。

那,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闻笛声,独惆怅,云深夜未央
是与非,都过往,醒来了怎能当梦一场
红尘中,毁誉得失如何去量
萧萧血热刀锋凉
山高水远,又闻琴响
陈情未绝,卧荻花月如霜
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
明月依旧何来怅惘
不如潇潇洒洒历遍风和浪
天涯一曲共悠扬
穿万水,过千山,路尽人茫茫
是与非,都过往,醒来了就当他梦一场
红尘中,毁誉得失如何去量
萧萧血热刀锋凉
山高水远,又闻琴响
陈情未绝,笑世事多无常
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
明月依旧何来怅惘
不如坦坦荡荡历遍风和浪
天涯一曲共悠扬
--《无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