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现实可行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九几年我刚来深圳时,我的老师在梅林一村分了套福利房,老师月薪一万多,有50万存款,我想这辈子可能都追不上她的实力。那时福田的房价7000多,龙岗2000多,不带电梯,

但是龙岗中心城什么样呢?也就政府办公楼和邮电、中小学校立在空地上,周边是小瓦房加荒草岭,龙翔大道某个知名楼盘还未开发,当时还是一座山,山坡上是密密麻麻地坟墓。彼时买房带户口,首付也就5、6万,直接入住,要命的是交通问题,龙岗到市区要下车验边防证,公交车有365路,361路,351路,沿深惠路跑,不进中心城,去中心城要下车徒步走,打劫的案子很密集,我被人持刀抢过,被人盯上也别指望逃跑,路面很宽,街灯很亮,树很小,商铺都没营业,喊救命都没人听见,也没地儿躲。

当时单位的正式工也没归属感,都想托关系去深圳市区。

我是02年才买电梯房,144平花了45万,首付25万供10年,月供递减到最后不足1800元,当时我没有发言权,老公做主的,如果按我的主张,三成首付买两套等额本息搞它30年,夫妻俩一起供问题不大,关键是老公很孝顺,怕压力大没办法帮家里。2016年,这套房子市值500万,加股票,终于追上我老师的房子市值,因为她的房子面积没我的大,最关键是龙岗中心城脱胎换骨,跟福田有的一拼了,那种流放发配的感觉消失了。

通过这10几年的感悟,我明白要想以小搏大,最好到未过度开发的低洼地投资,打开地图研究,才发现深圳真的太小,大家都在一个小螺丝壳抢资源,怪不得房价高挺!奇怪的是,临深片区的房价超低,就算是一条马路相隔,房价落差2万还多!也有人想得明白的,愿意去临深片区,结果直接被中介带到惠城,惠城在哪里?(偷笑了)同样是惠州,聪明人买惠阳淡水,一脚油就是坪山,有人就稀里糊涂买惠城,相差50多公里呢!

2016年不少中介瞎搞,忽悠龙岗人去买坪山东,去到才发现是惠阳跟大亚湾,我也是头一次去实地考察,中介像押犯人一样看着我,——因为我在车上跟他聊二手楼也行,他告诉我二手房没人卖。完了我自己跑了几天,发现二手房中介很靠谱,不像深圳某某顺的中介滑头,惊喜的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我带了几个朋友,大家都听过“鬼城”大亚湾,却不知道大亚湾也是灯火通明,规划比龙岗还好,塞车的地方挺多,惠阳淡水塞车就更利害!——这不就是08年的龙岗嘛!更不可思议的是一手房跟二手房的价格落差,当时南站有个新盘昶园近14000,而旁边的二手房瑞景居4000多,我朋友直接下手买瑞景居,现在昶园没变动,瑞景居10000了。那段时间我们几个人成了淡水跟大亚湾的长客,整天跟中介跑着看房,我有个朋友第一次去,每看一套房她都说好,(淡水的房子增送面积大)听到报价她就半信半疑——太便宜了!紧接着她就说“我要我要”,我们笑死了,说好房多的是你急什么?中介很喜欢她,她入手买了彩虹城,骏景,不到7000的样子,她父母一套自己一套,从此开始双城生活,我们劝她买14号地铁口附近的,她说开车好,不喜欢地铁。两年过去,彩虹城跟骏景的二手房应该破万了,同样级别的一手楼估计得15000左右,再过几年,这种价格落差会被填平,增值先不说,因为不是炒房,那种高档家园的生活品质,在深圳不吃不喝得多少年才能满愿?

我自己在16年买了14号地铁口的好几套房,至今也都价格翻倍,其实也没炒的概念,就是太喜欢了,可能是早年在深圳太受伤,我对深圳没有归属感,而进入淡水就感觉故乡一样,淡水人很喜欢深圳人的,客家人很纯朴热情,我从龙岗到淡水也就开车半个多钟,觉得这样跑着挺好!对临深的房价,我认为还会涨,因为地铁是必须有的,龙岗的房价也是地铁通了才猛涨,大湾区一体化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比深圳当年撤边检站的意义还大,我觉得要买的趁早,再错过可就得跑博罗买了。

这个我该很有发言权,不过看到回答扯淡的人太多还是少说点。第一,有车的,早上进深圳没有不塞车的,基本是7:00出发,从大亚湾德州城到福田,9:30坐下来。晚上18:00下班,20:30能坐家里沙发上,无论你走沿海高速还是龙海。每天路上五小时起码的。第二,坐公交,转地铁,基本全天在公交上。跨市坐公交你知道的。第三,惠州南到深圳北站27分钟动车,加公交,比开车累计时间多一小时。

这个本人长期住大亚湾,在福田公司。绝对的发言权。

13年在深圳龙岗买的起房没买,当时单身选择在惠州买大户型一直闲置,现在为了小孩定居惠州市区南线客运站附近,工作在龙华大浪商业中心。

周六上班,每个星期二四六17点30下班后开车回惠州,下班车流量大走不快,大概1个半小时,走龙大-甬莞-长深惠州支线,91公里,粤通卡收费41.16元。

每个礼拜的第二天(星期一三五)早上七点出发,限速多少公里走多少公里,一个小时绰绰有余,08:30上班前到,自己是单位负责人上下班自由,但是我都是不迟到,默认导航,走长深-沈海-福民出口下,83公里,粤通卡收费41.16元。或走长深惠州支线-甬莞-龙大,85公里,粤通卡收费41.16元。

深圳车牌,油费单程算45元,加过路费41元。等于单程86元,来回往返172元,每个礼拜三次就是516元,每个月四周也才2064元,顺风客平摊点费用1000多块,一台车一个月1-2千的油钱过路费很正常。就是本地有房上下班的一个月油钱过路费开支也要1-2千元。

可能开习惯车,感觉还好,开卡罗拉1.8手动,开高速郊区路段特别爽,只要自己一个人走都比较顺心和自由,偶然会有很顺路的一起坐我车,平摊点费用。想想住关外在市区上班,开车也要40-60分钟,也比挤公交上班的同事强吧。

深圳现在的房价也买不起,买的起生活质量也变差,在深圳工作并不是因为上班的工资高,而是有自己的其他事。

自己在上班附近租了个两房一厅,然后让同事一起租,分摊下,我有个窝可以睡觉。不天天回的原因是,有时候自己也有事,还有就是路费油费的成本还是比较重,以后顺风的朋友多了,大家分摊下每天回都没问题。顺风的原则是不绕路接送,有顺路的朋友两地跑的也可以我,反正每个礼拜时间这样走是固定的。

谁不想在深圳买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何不退一步走,或者直接在珠三角房价一万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现在我们老家的电梯花园洋房房价都上万了,我们现在住的附近也就一万,惠州仲恺还有大把8-9千的。总比老家强吧。我们这一代走出来,我们下下一代就不会像我们这样还要奋斗买房,我是我爸有走出来,也有钱,但把钱都花在老家买房建房,老家搞那么漂亮,平时没人住,房价也没怎么涨,卖了你也在珠三角买不起房子。我是当初因为不喜欢深圳才买惠州,没想到深圳房价涨的差距那么大,当时龙岗周边7-8千,中心城1万,我在惠州买均价6400元的大户型的价格,已经可以买深圳的90平方小三房了。我现在还不是又要奋斗在深圳买套房,我儿子才不会像我一样,自己在珠三角,父母又自己返回老家去养老,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可以在珠三角扎根赚钱生活。

现在深圳的小孩和我们的小孩起点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小孩和老家的小孩起点又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说下我的经验,我房子在罗湖,以前单位在光明新区,单程距离也有近50公里,每天上班下班都要一个半小时(单程!),主要是红绿灯多及车多堵车。最近去惠州玩,看上了大亚湾红树林旁边的房子,觉得风景不错,临淡奥河,在家里就能看白鹭纷飞及大海,就买了,然后发现从大亚湾中心区到罗湖开车走沿海高速不但风景优美路费便宜(6元),而且很快,约60公里只要一小时即可到罗湖或福田。这样,如果你住在大亚湾,走沿海高速,每天到罗湖上班是有可能的,再说,现在深圳实施东进战略,坪山也成立了新区,发展很快,将来坪山的工作机会会增加,住大亚湾在坪山工作,那是很近的。还有,2022年惠州惠阳大亚湾可以乘深圳地铁14号及16号线到坪山及龙岗都很方便,这两条地铁线已经开工,惠州地铁接驳线规划也已经出来了。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深户,小孩在深圳上学,但家庭收入相对深圳的房价这辈子基本买不起房!缘于2014年公司总部决定从沙井搬到坪山新区,将来生活与工作与大亚湾差几步路,在2015年工厂还在建设中就到大亚湾去看房,片区大小楼盘不下10个,相对规化及地理位置决定在龙光城或卓越蔚蓝海岸下手买,后在2015年5月份正式买时比较忠意卓越的小区规化及户型,就买了三房两厅86平方的,单价4610元!2017年公司正式搬迁到坪山新区青兰一路(紧临聚龙山公园),房子也装修入住,小孩也申请就读坪山同心外国语学校,一切进入正轨!小区、学校、公司基本在一条路上,总路程约9公里,往返开车约15分钟,早上7:00上班开车顺带小孩上学(7公里到),小学在学校路口下车后我再到公司,18:00下班在路口接上小孩回小区,两不误!对我家庭来说在深圳工作,在惠州住家生活是最好的决择,目前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几个等级,随着大亚湾交通、商业的大发展,我相信将来会更好!今年喜添二宝,目前正打养入手一套4房,生活有奔头,感觉人生快达到高潮!

这是可行的,也是在未来中可以实现的。就惠州现在的地理优势来说就已经和深圳离的很近了,从惠州到深圳需要花费的时间来看,里深圳最近的地方也只需要半个小时,像惠州市的新墟,淡水,大亚湾等地方是里深圳非常的近的,特别是新墟这里,本身就里龙岗非常的近,在龙岗就可以上双龙地铁站直接去到深圳市区。

再往远一点的惠城区来说也是可以很快的去到深圳的,从惠州上高速直接到深圳的话也就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再加上现在的交通这么的便捷,也已经有许多的住在深圳的人开始来到惠州买房子和投资房地产,因为惠州这有着很好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非常适宜人来这里居住,再加上便捷的交通,所以惠州就成为了很多深圳人首选的一个居住的郊区了。

并且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地铁的建设和打通以及更快的道路的建设也会使得“家在惠州,工作在深圳”的情况实现的,毕竟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我就是这样,家在惠州,工作深圳,但需要五加二模式,周末才回去惠州大亚湾,我们同事也是在深圳租个单间,平时上班住,家里如果有事就开车回惠州,反正天天深圳惠州来回不靠谱,特别累我试过,除非工作地方,在罗湖或者龙岗坪山,反正像在 科技 园上班而且经常加班,只能五加二生活,每个月单间租房,停车费,油费,会增加2000左右开销,住惠州工作深圳一年增加2万多的成本,而且不能每天回家,然而经济压力很低。

毕竟房价上,居住惠州至少节约两百万以上,如果只有一套房,贷款是永远要还的,节约的钱,多让孩子世界到处走走,老大马上小学毕业,就让他去欧洲到处走走,一般来说一个孩子有20万的 旅游 基金,基本能在大学毕业前游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不要以为这里就是世界中心,当然,能够那天赚更多的钱,还是会投资深圳房子,因为深圳房子是最有保值价值

首先深圳很大,惠州也很大,但如果是在深圳靠近惠州区域工作或交通便利地方工作还是可行的,还有如果不考虑天天回家那就更没问题了。

我的亲身经历:我住惠州市区,在深圳布吉上班,相对于我自己而言,除了交通不便利、上班耗时长这个遗憾的话,其他方面的感受还是挺好的。

以下个人的经历,我在布吉上班,每天往返,你没看错是惠州市区到布吉的每天往返,地图显示我家到单位是单程七十多公里,走国道会很慢……所以后来基本上都是走高速,每天来回拼车时间久了大家都顺路,基本上都到单位附近。就慢慢的演变为有个弄了个朋友圈,在朋友圈上约车拼车,或轮流的开车,确定方便了很多……至于上班时间要取决于你在哪里上班。通常情况下很少迟到,所以感觉还好。

其次说说住房,在惠州你可买一套房,但在深圳或许你的钱连个厕所都买不到,在惠州大部分都是新建小区环境都很好,绿化充足物业费便宜,停车位充足!

剩下的就是医疗。教育,医疗的话确实让人有点无奈。。所以一般如果我想好好看一下,仔细检查的话也都去市中心医院,像发烧之类的我从来不去医院。

总体来说,从空气环境讲,惠州肯定是好的,有山有水值得溜达的地方也很多,这种生活很惬意。大家的生活节奏也相对慢一下,所以单纯从生活感受来讲还是很舒服的。

最遗憾的就是交通了,上班时间确实很长,也确实辛苦,但在深圳除了你住单位边上,否则大家的上班时间都不会太短。也有人会选择租房,但很多结婚了都会选择自己辛苦点来回跑,因为可以陪陪老人和孩子……

最后对于大家来说可不可行就只能从自身条件终合考虑了.

现实可行。
随着深圳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深圳的房价也是贵的流油。有钱的好几套房,没钱的住公租房,小产权,于是人口逐步外溢,往东莞,往惠州买房。

深圳的土地面积有1996.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万。每年都在增加。

惠州土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深圳那么大。常住人口500万。

深圳坪山,大鹏,盐田往返惠州大亚湾,惠阳的跨市公交很多,都是很方便的。因为交界路程短

以目前现实的交通,惠深沿海高速,深圳罗湖40分钟可到达惠州大亚湾澳头,深汕高速30分钟可从深圳龙岗到达大亚湾西区和惠阳淡水。再就是厦深高铁,深圳北站27分钟到达惠州南站。从2013年就开始通车了,因此很多龙华市民住在惠阳淡水。 赣深高铁,京九高铁南部最重要的一部分。预计2020年通车,从江西赣州到达深圳北站。途径惠州的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深圳有光明城站,深圳北站。届时惠州惠城,博罗,仲恺40分钟可到深圳。

还有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深圳地铁14号线,深圳段是由深圳福田到坪山沙田,惠州段到惠州南站,深圳段已经动工,惠州段待通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审批,获得"准生证"后即可马上动工建设。计划2020年通车。时速120公里,未来地铁1小时可到惠州。 全程不收费的高速公路,南坪快速。三期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和一期、二期一起形成深圳市第二圈层的横向联系通道,连接坪山、横岗、龙华、南山和西部港区等主要功能组团,届时市民开车从前海至惠州大亚湾只需1小时左右。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关于惠州地铁,虽然没有和深圳同期建设,但是深圳东进,深莞惠一体化这些都足以表明地铁会有,大家拭目以待吧。
欢迎大家留言关注。

家在惠州,工作在深圳,现实可行吗?

 

用我的真实经历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2017年,孩子出生以后,老公去深圳工作了。从此,开始了5+2的生活模式。

 

每周一至周五,深圳工作,周五晚上回来,周一早上走。

在还没有买车的时候,从惠州去深圳,大部分时间是通过顺风车。牵就别人的时间,单程吧,大概90块左右的路费。如果哪一天突然没约上顺风车了,只能从惠州先坐个快车去惠阳南站,然后再从惠阳南站去深圳。全程吧,至少要两个半钟头的时间。每天早上大概7点就从家里走,然后9点30分到深圳 科技 园。

 

在那段时间里,其实我们尝试过各种交通工具,甚至连莞惠城轨也坐过。先从惠州到东莞再转深圳北,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基本不现实。因为来回转车的时间算上,至少三个小时以上,通勤时间成本太高。城轨的出入站也太麻烦。所以这样的方式,只试过几次以后就放弃了。

 

再说说买车以后吧。有车以后时间安排上自由了很多。在之前,大概都是周五回来,周一去深圳,现在,有时候偶尔也能实现周三回来。一周有三天的时间在惠州,四天的时间在深圳。

但相应的,交通上的成本也高了很多。自己驾车加高速费,来回一趟下来,300左右就没了。

 

如果非要说深圳工作,惠州居住的现实度,事实上,这样的操作方式在理论是的确是可行的。但是,会有一方很累。因为孩子的教育等等,周内基本只能靠一个人来解决。

 

但我们也从来没有考虑结束这种5+2的生活,主要其实还是因为钱不足。去不了深圳置业,而家人又不愿意来惠州,因为所处的行业就业面太窄而且惠州的收入不高。

 

惠州生活,深圳工作,其实是万不得已情况下的一种选择。它具有可行性,因为惠州很多人都是这样子过的。但是,个中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