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01
【论语·为政】2·12 子曰:“君子不器。”
【大意】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以固定的功用来局限自己的潜能。
“不器”二字,大致有以下四种解释:
一是杨伯峻先生解为“全才”,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只具有专门用途,而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古人曾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盖因古代知识范围狭窄,故对儒者做此要求。然孔子也曾对子贡云:“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15·3)孔子说他的学问并非来自于博闻强识,而是有一个基本的道贯行始终。孔子看重的是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能“一以贯之”,一通百通。可见以才能的多寡论“不器”,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因为才能样数再多、再全,也还是一种有一种的固定功用,彼此并不相通,并未离乎器者矣。
二是“通才”。朱熹在《集注》中言:“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一材一艺而已。”“体无不具”,是指心中掌握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即道也。“用无不周”,是指对世间的万千变化无不能从容应对。孔子在《论语》里评价鲁国的孟公绰,说他“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14·11)孟公绰廉静寡欲,做晋国公卿赵氏、魏氏的家臣,能力是绰绰有余的,却没有才能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用之周”是指为赵、魏老,薛、藤大夫无不可。孔子下可做乘田、委吏,中可为治国能臣,上又能通达天命,匡扶道义。徐英《论语会笺》融会古注说:“器者拘于一用,譬如耳、目、口、鼻不能相通。故君子之学,不可拘于一器,必求其才之通,识之达,然后可以用周于天下矣。”可见,君子之才,不贵乎多矣,而贵乎通矣。以何通之?我以为,就是孔子所强调的忠、敬、诚、信、笃学、深思等等的精神品质和生活态度。在孔子眼里世上的事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他学习的对象,探索宇宙大道的工具,每件事他都会全身心地投入,饶有兴趣的去学去做,这种精神态度就是“道”,拥有这种精神品质,就是“不器”。
三是抵制异化。这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解释。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分工日益细密,掌握专门技艺,也就是把自己锻造成为某一种“器”,既成为我们谋生的手段,也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正如米兰·昆德拉揭示的:“科学的兴趣把人推入了一条专门化训练的隧道,看不清他自己”,最终陷入海德格尔所谓“对存在的遗忘”——也就是由“人”异化成了“器”,成了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李泽厚说:“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或机器(科技的、社会的、政治的)部件,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从科技成果到权力意志到消费广告)的奴隶。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这才叫作‘活’。”君子虽不一定“不器”,但仅仅成为“器”则一定不是孔子心目中的君子。钱穆说:“一切知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活的人存在。否则知识仅如登记上账薄,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梏而世道之忧无穷矣。”
盖成“器”所需的只是训练,成“人”所需的才是教育。英国艺术史家克莱夫·贝尔在《文明》一书中力辨训练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技能,而教育则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生活从而享受生活中更为高尚的乐趣。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崇尚理性,热爱真理,有丰富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在贝尔看来,“只是为得到美而有意识地牲舒适的人”才有价值观念书。选择如何生活的教育而不是如何获利的训练——也是选择如何成“人”而不是如何成“器”,才是高度文明意识的表现。
四是不要自我局限。器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容积,有形状和容积就有了空间大小的限制。如果我们抱着功利目的做事,就如同打造了一个容器将自己装入其中。而如果我们抱着无为的审美态度生活,就能打破器的局限。比如一个酒器,若不以其名称来限定其功用的话,它同时也可以是一只插花的花瓶,一个盛水的容器,一件桌上的摆饰......在功利的追求之外,我们还应去寻求一些无用而有趣的嗜好,前者喂养你的肉身,后者滋养你的大脑和心灵,如此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若只局限在“职业化”、“技能化”的世界里,会导致其天性片面而畸形的发展,成为一架无有生气的机器,或是毫无自我存在感的零部件。
自我局限还体现对自己能力、兴趣方面的不自信。《论语·雍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6·10)冉求说自己力量不够不能力行老师的道。孔子说,力量不够是走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是你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不想前进。”常听人说自己这方面天资不够,那方面能力不足,而拒绝学习。其不自信的根本原因是对学习本身丧失了兴趣。人心灵的活力就体现在对世界的探知欲和好奇心,人若对功利以外的事物皆不感兴趣,便是心灵的僵化、老化、器化的表现。路是靠一步步走出来的,连第一步都没迈出去,何来的天资、能力之辨。人自律的行为习惯其实都是在无用之事中养成的。有用之事,依靠外部的约束和制动,唯在无用之中,需自我克制和发力,一切的美德和智慧都于无用中生成,人也在此中获得主体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