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所用法,文言虚词所用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4

    文言虚词所用法

  文言翻译suǒ

  (1)<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

  (2)<名>合理的结果;应有的归宿。

  《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也。”

  (3)<代>

  1.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地方”、“……的人”、“……的事物”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第二个所】(《公输》)

  (4)<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③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第二个所】(《公输》)

  《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劫”

  (5)<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女十人~,皆衣缯单衣。”

  (6)<量>处;座。用于建筑物等。《魏书-尔朱荣传》:“秀容界有池三~,在高山之上。”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