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作者风格的词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1.描写风格的成语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别创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开一格】: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不拘绳墨】: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形容风格的成语

形容风格的成语:欹嵚历落、匠心独具、独有千秋、自成一家、翻空出奇

一、欹嵚历落[ qī qīn lì luò ]

释义: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出处: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之“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译文:金.元好问《李进的迂回长廊》诗中的一个:“倾斜嵌历落从人笑,潦倒粗鲁我自己真。”

二、匠心独具[ jiàng xīn dú jù ]

释义: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译文:柯岩《奇异的书信.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匠心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三、独有千秋[ dú yǒu qiān qiū ]

释义: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出处:清·张履《学箴六首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

译文:清·张履行《学箴六首给诸生》:“为什么穷什么联系?怎么会有什么损失?只有千秋,这一志向必须抗衡。”

四、自成一家[ zì chéng yī jiā ]

释义:在某种学问上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人。

译文:《北史.祖莹传》:“作文要自己出机抒,成为一家风骨。”

五、翻空出奇[ fān kōng chū qí ]

释义: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

译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精神》:“我凭空而易奇。”

3.描述意境和语言风格,特色的词语有哪些

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7、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