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地平类降压药,4个副作用找上门!医生教你4招,早知早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高血压或者冠心病患者经常会接触到某某地平类药物,地平类降压药是六大类降压药中常见的一种,它们同属于一类叫做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CCB)。

钙通道阻滞剂包括很多种,名字中通常带有“地平”类,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贝尼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这类药物是通过 钙离子来发挥降压作用的。

心脏以及血管的收缩主要依赖于钙离子,CCB 类药物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就如同限制汽油进入发动机一样,引起血管收缩减弱,扩张血管,产生了降血压的效果。

在扩张血管的同时,CCB类降压药可以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绞痛症状,特别适合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

目前上市的几种降压药都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之后才上市的,所以安全性方面是有保证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在用药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才能防患于未然。地平类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水肿

作为地平类降压药最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水肿主要是由于地平类药物对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导致的。水肿常发生于人体面部或脚踝等部位,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高血压人群甚至会出现下肢或全身性水肿。

2、心律失常

地平类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也会反射性的提高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使人体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患者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反应的强度会因人而异。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3、脸红、头疼

由于地平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脸红、头疼可常见于服用地平类降压药的人。症状较轻的大多可以通过建立耐受而逐渐适应,但若症状较为猛烈,则需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防止身体 健康 受到损害。

4、口腔疾病

很多患者在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期间反映会出现牙龈红肿、牙龈疼痛、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这种情况一般症状较为轻微,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建议继续服药治疗。

1. 坚持小剂量原则

很多药物的副作用通常与剂量成正相关,硝苯地平起始剂量-最大剂量 10 30mg,每天次数2 3次;硝苯地平缓释片,起始剂量-最大剂量10 80mg,每天次数2次;硝苯地平控释片,起始剂量-最大剂量30 60mg,每天次数1次。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代谢较为缓慢,为了避免出现副作用,建议从小剂量开始。

2. 联合用药

当一个人在服用降压药效果不太明显时,往往会通过增加剂量来解决,但与此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增加。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只需要在小剂量情况下即可进行,而且药物之间的副作用也可能抵消,因此可以明显提高降压效果。比如患者可以在服用地平类降压药的同时加用沙坦类,可以改善和抵消部分副作用。

3. 定期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每天的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服用降压药之后血压也会出现波动,要想控制好血压水平,就需要经常监测血压,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4. 服用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是一种可以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的一类药物,每天吃1次即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患者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以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