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中药材的的特点及药用价值,药学专业必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中药 五味子: 【性味归经】酸,温。归肺、肾、心经。 【性能特点】上能敛肺止咳,下能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安神,外能收敛止汗。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 2、津伤口渴,消渴。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4、肾虚遗精、滑精。 5、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6、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及麻疹初发不宜用。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镇静、保肝、扩张血管、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抗溃疡以及抗衰老等。 乌梅: 【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虚热消渴。 4、蛔厥腹痛。 5、崩漏,便血。 【用法用量】止泻止血宜炒炭,生津安蛔当生用。 椿皮: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主治病证】 1、久泻久痢,湿热泻痢,便血。 2、崩漏,赤白带下。 3、蛔虫病,疮癣作痒。 赤石脂: 【性味归经】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 【性能特点】酸涩质重,功专收敛而固涩下焦滑脱。内服能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则收湿敛疮生肌。 【功效】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主治病证】 1、泻痢不止,便血脱肛。 2、崩漏,赤白带下。 3、湿疮流水,溃疡不敛,外伤出血。 【使用注意】《别录》有治「 ”难产胞衣不出”的记载,故孕妇慎用。畏官桂。 莲子肉: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性能特点】补虚与固涩兼具,为药食两用之品。 【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主治病证】 1、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2、肾虚遗精、滑精,脾肾两虚之带下。 3、心肾不交的虚烦、惊悸失眠。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主治病证】 1、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 2、肾虚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 3、妇女崩漏及月经过多。 【使用注意】温补固涩,故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慎用。 【药理作用】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升高白细胞以及抗菌等。 桑螵蛸: 【性味归经】甘、咸,平。归肝、肾经。 【性能特点】为治肾阳亏虚、精滑不固所常用。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主治病证】 1、肾阳亏虚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带下。 2、阳痿不育。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之遗精及湿热尿频者忌用。 海螵蛸: 【性味归经】咸、涩,温。归肝、脾、肾经。 【性能特点】尤善止血止带,治崩漏带下效佳,堪称妇科之良药。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主治病证】 1、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创伤出血。 2、肾虚遗精,赤白带下。 3、胃痛吞酸。 4、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诃子: 【性味归经】酸、涩、苦,平。归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生用:主治久咳、咽痛、失音,无论肺虚或兼热者均可。 【功效】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主治病证】 1、久泻,久痢,便血脱肛。 2、肺虚久咳,咽痛,失音。 【用法用量】敛肺清火开音宜生用,涩肠止泻宜煨用。 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主治病证】 1、久泻不止。 2、虚寒气滞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温中止泻宜煨用。 【使用注意】温中固涩,故湿热泻痢者忌服。 芡实: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脾、肾经。 【功效】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主治病证】 1、脾虚久泻不止。 2、肾虚遗精、小便不禁、白带过多。 覆盆子: 【性味归经】甘、酸,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主治病证】 1、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肾虚阳痿。 3、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使用注意】肾虚有火之小便短涩者忌服。 浮小麦: 【性味归经】甘,凉。归心经。 【性能特点】甘补凉清,专入心经,尤为汗出不止多用。 【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病证】 1、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2、骨蒸劳热。 金樱子: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主治病证】 1、遗精滑精,尿频遗尿。 2、久泻久痢。 3、崩漏带下。 五倍子: 【性味归经】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性能特点】适用于多种滑脱之证,兼热者尤宜。 【功效】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遗精滑精。 3、自汗盗汗,崩漏,便血痔血,外伤出血。 4、疮肿,湿疮。 【使用注意】外感咳嗽、湿热泻痢者忌服。 麻黄根: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肺经。 【性能特点】功专收敛止汗,治自汗、盗汗,既可内服,亦可研粉外扑。 【功效】收敛止汗。 【主治病证】自汗,盗汗。 【使用注意】功专收敛,故表邪未尽者忌用。 糯稻根: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胃、肾经。 【功效】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主治病证】 1、自汗、盗汗。 2、虚热不退,骨蒸潮热。 罂粟壳: 【性味归经】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性能特点】止痛力强,为治痛证要药。有毒易成瘾,故内服宜谨慎。 【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主治病证】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心腹筋骨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 g。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宜醋炒用。 【使用注意】酸涩收敛,故咳嗽与泻痢初起者忌服。又有毒并易成瘾,故不宜大量或久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服。 石榴皮: 【性味归经】酸、涩,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止血、杀虫。 【主治病证】 1、久泻久痢。 2、便血,崩漏。 3、虫积腹痛。 【使用注意】收涩,所含石榴皮碱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泻痢初起者忌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