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说起李叔同或弘一法师,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了解,但一提《送别》这首歌曲,大家自然是耳熟能详。

《送别》是李叔同在1915年时,送别朋友后感怀而作。历经几十年传唱而经久不衰,依旧是受到无数人喜爱的经典名曲。

其实在写这文之前,我对李叔同的了解,仅限于“半世文人半世僧”。前半生风流才子,后半生佛门高僧。

随着对李叔同不断地了解,我不得不说,所谓“风流才子”这一评价,未免太过浅薄。他简直是中国艺术史上的奇才与通才!

他于音乐、戏剧、书法、绘画、诗词方面无一不精,堪称全才。率先将油画、钢琴、话剧引入中国。更以擅长书法、诗词、丹青、音律、金石、演艺而享誉中外。

说起演艺与话剧,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与同学组织“春柳社”,这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还曾演出话剧《茶花女》,男扮女装饰茶花女一角。这也是我国话剧实践第一步。

而我们所熟知的,有“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之称的漫画大家丰子恺,就是他的学生。

细细了解李叔同的一生成就,不禁让人为之惊叹!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又有几人,在这短短一生,能以这么多第一载入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宗教的史册?而这世间,只有一个李叔同,也只有一个弘一法师。

纵观李叔同精彩纷呈的一生,以39岁为分界,分为红尘里与佛门中两个阶段。在红尘里,他是一代风流名士;入佛门中,他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

李叔同出身豪门巨富之家,自幼有着严苛的家庭环境。也因此他养成,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习惯。而这个好习惯,就是他日后有这般出色成就的原因之一。

李叔同幼时是求知心切,认真读书的学子;少年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他满腔热血,想为国家改革尽一份力。却见证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更因为传播变法而受到牵连,只得迁往上海。

受此打击,年少的他只能纵情声色,逃避现实,也因此结识了众多文人雅士。25岁时,沉醉在烟花柳巷里,声色犬马中的他再次受到打击,母亲去世了。或许在这时,他终于成长了。处理好家事之后,失落颓废的他决定去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学习绘画与音乐,并在画裸体时,结识了一个日本模特,这也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归国之后,李叔同投身教育,并编写音乐杂志,传播西方乐理,希望开启民智,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也就在这时,他家道中落,开始为生计奔波。并在1915年时,送别好友后,感怀而作《送别》。

世事无常,李叔同幼年丧父,青年丧母,敏感沉默,在艺术上,内心的苦闷得不到抒解,只得转向佛法。

正值登上艺木巅峰之际,37岁的他,因为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产生入山断食之念。并于佛数“渐有所悟”,在39岁时剃度出家,开启了成为一代高僧的后半生。

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这一生,用他写给友人的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来概括,再恰当不过了。

李叔同在红尘中风流潇洒,并于文学,艺术,教育等名方面都取得不小成就。皈依佛门,钻研佛法,弘扬佛法,弘一法师成为了一代高僧,功德圆满。

无论世人如何对他的感情生活大加评论,他这一生所做的一切,一直是自己的选择。世人不解亦不懂,他想要的,只是天上的圆月一轮。

正如友人赵朴初评价他——“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愿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豁达开朗的胸怀,坚持自己的选择,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