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要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15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
宋代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在此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