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和做相结合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1.关于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2.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或成语

一、关于说和做的成语有:

一诺千金、单刀直入、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噤若寒蝉、对牛弹琴、侃侃而谈、开门见山、淋漓尽致、三缄其口、期期艾艾、一针见血、一言九鼎、口干舌燥、夸夸其谈、旁征博引、恰如其分、捕风捉影、指手画脚、转弯抹角、絮絮叨叨、说到做到、敢做敢为等。

二、关于说和做的名言警句有:

1、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最后审判人。——欧·梅雷迪思

2、如果我们真想知道自己的心境,就应先看看自己的行动。——托·威尔逊

3、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出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卡莱尔  

4、如果你不比别人干得更多,你的价值也就不会比别人更高。——塞万斯

5、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朗费罗

6、在生活中,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什么。——托·卡来莱尔

7、我们生活在行动中,而不是生活在岁月里;我们生活在思想中,而不是生活在呼吸里。——菲·贝利

8、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9、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恩格斯

3.关于 说和做 的名言俗语

俗语:一不做,二不休。

谚语:1、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水滴石穿,绳锯物断。3、不怕事难干,只怕心不专

4、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5、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做的名言: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2、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4.古人用来称赞说和作的诗句或词句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衰落;不兴旺

赫然 hè rán

令人惊讶的样子

赫然出现在众人前

发怒的样子

赫然震怒

显赫,盛大

迭起 dié qǐ

多次出现;一次接着一次地发生

风云迭起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论语·子罕篇》中引来,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锲(qiè),锲刻;舍(shě),放下.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闻是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通常这四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叫做四诊.望诊是第一步.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该传中有“……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兀兀穷年:兀(wù)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尽.一年到头劳苦不息.出自韩愈的《进学解》,该文中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句子.

腾怨:腾,上升.怨气升腾.

群蚁排衙:衙(yá),衙门,旧时的官署.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谒长官,叫排衙.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他的以十万百万字计的手稿,都是密密麻麻写得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迥(jiǒng),远.差得很远,完全不同.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或为“气冲牛斗”.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形容怒气很盛.

高标:凡高耸物体的末端都可以叫做高标,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指慈恩寺塔高越青天.文中的高标指超群、出众.

5.说和做的名人名言

(1)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功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2)大言不惭,则无心为志。——【宋】朱熹(意译:说大话都不惭愧的人,一点去实践的决心都不会有。)

(3)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的愈小。——冰心

(4)嗜酒的人从不品酒,话多的人从不动脑。——【法】普赖尔

(5)轻诺必寡信。——《老子》(意译: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求诗句:关于恋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合的诗句~~谢谢各位达人

1、相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先秦的《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释义: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2、相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释义: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3、相恋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释义:

有位俊秀美丽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此难以忘怀。一日不见她,心中牵念得像是要发狂一般。我就像那在空中回旋高飞的凤鸟,在天下各处寻觅著凰鸟。可惜那心中的佳人啊,未曾住在我家东墙邻近的地方。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何时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与你携手同在而成百年好合。无法与你比翼偕飞、百年好合,这样的伤情结果,令我沦陷于情愁而欲丧亡。

4、期待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车遥遥篇》

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释义:

驿马奔驰在长远的路途,一路上马蹄飞跃,马影摇曳晃动着。你驿马长游泰山之东,要曳着秋风才能往东又向东的追游着。多么祈望我是星星你是月,每一个夜里你我光明洁白的光彩辉映着。

秋夜!月儿常暮掩在云堆里,而星星却辉映高挂着,多么的期待月儿的出现!期待那十五月圆盈满时,你我星月皎洁辉映成天之佳偶。

5、结合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出自五代冯延巳的《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释义:

春日的宴会上,饮一杯美酒再高歌一曲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妾身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飞燕呀,双双对对,永远相伴。

7.有关于说和做的名言,有出处,理解

1、如果你不比别人干得更多,你的价值也就不会比别人更高(塞万斯)《堂吉诃德》     

适用于论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2、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动,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适用于论述行动比言行更重要。 

3、在生活中,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得到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什么。(托·卡来莱尔) 《文集》

适用于论述得与失的关系。

4、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朗费罗)《箭与歌》

适用于论述行动的重要性。  

6、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飞鸟集》

适用于论述行动不可缺少的情况。

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鹰与鸡》

适用于论述付出行动才能成就梦想的情况。

8、那种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的人们,是滋生瘟疫的温床(布莱克)《纯真之歌》    

适用于论述只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