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笔记120:红楼梦已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第12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先得到宝玉中举又失踪的消息,接着又知道自己已被“恩赦”复职,贾赦贾珍已被免罪,便赶路回京。

雪夜泊舟毘陵驿(今江苏常州巿),见一人光头赤脚,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他倒身下拜,细看是宝玉,刚要对话,忽来一僧一道,说:“尘缘已毕,还不快走。”挟住宝玉飘然而去,还听到三人中不知哪一个在唱离尘歌: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僧道与宝玉飘散而去,贾政追不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这个白茫茫,是为了应原书说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吧,却不是同一回事。

贾政若不于途次舟中亲见宝玉,则到家之后,岂不又要竭力找访,要他接受走失一事还得费众人一番心思。必得如此,方可了悟因缘,他反来劝说众人。

雪中拜别一段,感人至深,画面感很强。想当年白雪红梅,也是大红猩猩毡斗篷,仿若隔世,读来怎不下泪?

朝廷大赦天下,薛蟠被赎罪放回,誓改前非,香菱被扶正。香菱最后难产而死,为薛家留下一个后代,其父甄士隐去接引她到太虚幻境。 香菱若是这样结局,也算不得太命薄了。

宝钗有孕,惜春住栊翠庵,巧姐由刘姥姥做媒许了周家,贾赦居村静养。 薛姨妈以李纨比宝钗,王夫人大家安心。然后解决袭人。

本回大结局,最后只袭人一人结局最让人为难也最难写圆,其他人都差不多水到渠成,能结局的都已经顺笔带出了。可见袭卿在续作者眼中心中的身份地位。

袭人生病,本就是自己矛盾为难,病中一梦,已有出嫁之念,所以薛姨妈一劝,即肯听从,不止是性情柔顺。袭人与蒋玉函前缘已定,即果真要死,亦断不能死。若真想死的人,必要有必死之决心,若一有转念,便不能死。作者说袭人怀必死之心,是怜爱袭人,故为她做推脱之言。 似乎花袭人应该自杀而死,否则便德行有亏似的。作者引了“千苦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的诗句,息夫人嫁了两个丈夫,自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想自杀而又没有做到。

此处以息夫人对比袭人。为了宝玉的情谊,她想一死。在宝玉家里自杀,怕连累贾府;回娘家自杀,担心连累长兄;想嫁到蒋家后再自杀,又被丈夫的温存所感动。真是柔肠百结,竟无死所。也让人觉到为他人着想的人,终会有好报的。

按原书袭人应在宝玉结婚前就出嫁的,续作把她的出嫁改在全书最后,可见为难。帮她推诿,又说“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此袭人所以在‘又副册’也。”其实,袭人在又副册并不为此,不但袭人,连晴雯也在又副册。书里应该是按照身份来排位的,跟品德没什么关系。

最后是归结红楼梦。甄士隐对贾雨村说,贾府将来要“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八个字概括了贾府繁荣昌盛的大团圆结局。

空空道人想寻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传抄红楼梦,却看世人,不是建功立业之人,就是糊口谋衣之辈,竟找不到一位闲人。

哈哈,千百年来世情就是正是如此了。最后是贾雨村言,推荐曹雪芹来披阅撰写《红楼梦》。

顽石重归青埂峰, 石归山下,本象征在现实中碰壁后的觉悟,并非真为了编造天外人间的传说故事。结红楼梦有偈云: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这是为了对应开篇的那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回应的偈语前两句说得还行,因为它表示对作者在不得已的环境条件下借“荒唐言”来写“辛酸泪”的理解。但后两句就不对了,显然续作者未解其中味。是作者自嘲自己痴,而世人的痴是作者所不屑的,续作者却来为世人辩解。可见续书人就是原作者所批判的那批人之一,故有此句辩护语。

倒是还见过一个批语诗:

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虽不算好,意思还对上了。

无戒365挑战营46#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