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窑场窑神庙创自周至新朝的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

—————————————————

          编者按: 段启荣,陈炉籍文化学者,系陈炉文管所特聘文管员。几十年来,他以潜心挖掘、探讨与弘扬古镇人文历史为己任,学识颇丰,独抒己见,著有《炉峰述略》文集。

          近年来,他在《铜川陶瓷》专家论坛等栏目先后发表了《陈炉地名的由来》、《陈炉兴山寺源流刍议》、《陈炉窑神庙简介》、《陈炉窑场的行与号》、《陈炉窑场的陶瓷行业浅说》、 《陈炉窑场窑神庙源流简析》等学术论文。他旁征博引,据经引典,以大量翔实的史料记述了陈炉的人文历史,对了解陈炉、宣传陈炉、弘扬陶瓷古镇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炉窑场窑神庙创自周至新朝的解读》一文刊于《铜川陶瓷》2018年苐4期,现予以编辑转发,以飨读者。

陈炉窑场窑神庙创自周至新朝的解读

                文/段启荣

        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文献的灭失,现在记述陈炉窑场的人文历史,只能依据陈炉西社窑神庙流传下来的碑石文献资料结合地表遗迹给予推定与考证。依据文献记载,陈炉窑场西社窑神庙的历史沿革是“无记可考”的,但却流传下来了“创自周至五年”与“创自周至新朝五年”两个不甚相同的创建纪元。

        陈炉西社窑神庙“创自周至五年”的记载,见之于清雍正四年陈炉西社民众重修陈炉西社窑神庙时的碑石文献。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陈炉西社居民崔锺琰(1684—1745),在《陈炉镇西社重修窑神庙碑记》中记述到:陈炉西社窑神庙的“庙之由来,阅梁间板记,    则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社人重修之”(以下简称《雍正重修碑记》)。

        自《雍正重修碑记》产生以后,陈炉西社历次重修西社窑神庙的重修文献都是以“创自周至五年”记述的。对于“周至”年号,1987年,李毅华、杨静荣二位同志在《窑神碑记综考》一文中记述到:“查遍历代纪元,至今未发现‘周至’年号”。所以,笔者在记述陈炉西社窑神庙创建纪元中,只能以“正观二年”作为陈炉西社窑神庙的创建纪元。“正观”年号“系唐太宗贞观年号的别称,贞观‘或作正观’,正观二年当为公元628年。”(李毅华、杨静荣《窑神清雍正四年陈炉西社重修窑神庙碑记  碑记综考》 参见1987年11月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第46页)。

        陈炉西社窑神庙“创自周至新朝五年”的记载见之于清康熙十二年陈炉西社居民孟可宗(生卒不详)在《陈炉西社重修窑神庙 筑修戏台记》碑文中记述的:“吾社窑神庙无记可考,惟梁板墨书创自周至新朝五年。缮新于绍兴,递新于有明永乐、正统、正德暨万历、天启年间,前厦增修于崇祯,未造其崇祀之来历”的记载(以下简称《筑修戏台记》)。

      《筑修戏台记》是一通残碑。其中,残文“周至新□□□”是笔者依据相关文献记载,经过整理填补而成为“周至新朝五年”的。“缮新于绍兴”也可填补成“修新于绍兴”或其它有关重新修缮一新的建筑业专用词汇。“天启年间”的纪年是依据地方志书的记载填补的。

        陈炉窑场具有陈炉西社窑神庙与陈炉东社窑神庙两座祀神相同的窑神庙。中国古代将土地神或土地神庙称作“社”。由此可以认定:陈炉西社窑神庙与陈炉东社窑神庙,是陈炉西社与陈炉东社两个居民社区的“社庙”,即陈炉西社与陈炉东社正宗的土地神庙。

        从“新朝五年”说,在陈炉西社窑神庙与陈炉西社局域内,没有比贞观二年更早的遗迹物证的情节下,在陈炉村具有一村两社的建制历史,而且两社的窑神庙的祀神形态相同的基础上,笔者将“新朝五年”的创建纪元推定为是“集口土地神庙”亦即“永受里社”的历史沿革,因为“集口土地神庙”庙门前具有蟠首龟趺碑的“国碑”佐证。由此也可以推定出“集口土地神庙”是陈炉村乃至陈炉镇正宗的土地神庙,亦即“陈炉窑场窑神庙”。

        在讨论陈炉窑场窑神庙创建纪元中,由于“查遍历代纪元,至今未发现‘周至’年号”,故笔者在《陈炉窑场窑神庙源流简析》一文中,采用了《筑修戏台记》碑记中“新朝五年”的记载作为陈炉窑场窑神庙的创建纪元。

        从陈炉窑场窑神庙“创自周至新朝五年”说,新朝五年只能推定为是将“集口土地神庙”认定为乡镇级别的“永受里社”,但还不是陈炉窑场窑神庙的创建纪元。从陈炉窑场窑神庙即“集口土地神庙”的创建纪元说,“永受里社”的历史沿革应当是“周至新朝”。

          从“周至新朝”说,“至”是动词,即“到”的意思。这样,“周至新朝”可解读为从周朝延续到新朝。也就是说,陈炉窑场窑神庙源流的源头即“集口土地神庙”创建于周朝,延续到新朝时,被新朝政府认定为“国社”并予以树碑立传。待到唐贞观二年创建陈炉西社窑神庙时,则以“集口土地神庙”的“创自周至新朝五年”的“梁板墨书”记载传承了下来。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分东周、西周与先周三阶段历史时期。其中,东周的历史为“信史”,没有“永受里社”源流的记载;西周的京都设立在“镐京”与“丰京”,不可能在陈炉村设立“国社”而竖立“国碑”。这样,只能将“永受里社”的创建推定到先周时期。

        先周是中国古代活动于陕西黄土高原的一个周人的古老部落。先周时期是指周人从产生到成长,并且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大体可分为“后稷居邰,公刘处豳,大王徙歧,文王作丰”4个历史阶段。先周时期大约处于距今3600年前至3100年前的期间里(参见《汉书》等相关记载)。

        有关先周的历史,传说居多。传说周人的始祖是帝喾的元妃姜嫄的儿子弃,赐姓姬。帝舜时分封于邰,故称“后稷居邰”。邰地在今陕西武功一带,传说姜嫄是有邰氏部落人。有一天,她与同伴到野外去玩,看到山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便踩上去比大小。谁知这一踩就心有所动,回去以后就怀孕了,生下了一个男孩。由于这个孩子没有父亲,她怕人们笑话,就把这个孩子丢弃到小巷子里,结果来往行人与动物都绕道而行。姜嫄又把他丢弃到结了冰的河面上,结果成群的飞鸟飞来围在这个小孩的周围,用羽毛为他保暖。于是,姜嫄又把孩子抱回抚养。由于开始就把孩子遗弃,所以就给孩子取名叫弃。弃从小就喜欢种植各种植物,长大以后就成了种庄稼的能手。后来尧帝任命弃为农官,官名后稷,封地于邰,称为大周,由此产生了先周时期。先周初期,在后稷弃的管理下,天下农业连年丰收。

      传说弃的儿子不窋承袭父职,继任农官。到夏朝太康时,朝纲大乱,诸侯反叛,《史记·周本纪》记载:“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传说不窋丢掉了后稷职务后,被夏后氏囚困了起来。不窋想逃跑,但是没有力气翻越牢墙,后来在一位看守他的武士扶持下才翻越了牢墙,并且被这位武士驮在背上逃跑,遂将武士背自己出逃的地方命名为武功。跑着跑着,不窋口渴了,想喝水,忽然有一股泉水流出,遂将流出泉水的地方命名为醴泉。不窋喝好后,武士继续背着不窋逃跑,当逃跑到一处地方的时候,发现有一只山鸡站立在前方,不窋遂将见到山鸡的地方命名为宝鸡。武士扶不窋骑到山鸡背上去后,武士当即因为劳累而死亡,不窋遂将武士扶持自己骑上山鸡的地方命名为扶风。不窋是在慌忙中出逃的,还没有来得及问清武士的名字,武士就累死了。武士累死后,不窋遂骑到山鸡背上,山鸡腾空而起,在空中飞翔,不窋遂将山鸡腾空飞翔的地方命名为凤翔。不窋骑在山鸡背上不知飞翔了多长时间,忽然发现前面有一道霞光,不窋遂将发现霞光的地方命名为庆阳。当山鸡驮着不窋飞翔到一座山头上的时候,山鸡落地,不窋下了山鸡的肩背,山鸡飞走,不知去向,不窋遂将山鸡落地的山头命名为凤凰山。从此以后,不窋就以凤凰山为暂居之地,率领周人部族务耕种,经商贾。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脩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公刘是为了避桀侵扰而带领周人“自漆、沮度渭”,寻找适宜周人的安居之地,最后“庐旅”于既看不到具有“百泉”的凤凰山,又能够望见渭水“溥原”的山区定居的。从地望角度说,漆水与沮水处于今铜川市区域内,从而界定了“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的历史源头是在今铜川市内。从行程方向说,公刘“自漆、沮度渭”是指从甲地到达乙地。其中,甲地必须具有漆水与沮水的水流地貌。命名为漆水与沮水的水流存在于今铜川市地区内,铜川市地区内的漆水与沮水都发源于铜川市印台区玉华镇的凤凰山。这样,就可以界定公刘一行是从今铜川市印台区玉华镇凤凰山顶上的水海村出发,经过“同官川”、富平县到达渭南的。“渭”则可以是指渭水,也可以是指今渭南地区。从《公刘》诗章的“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说,公刘一行征战出同官川,翻过墩台岭官道,具有百泉的凤凰山就会消失在视野之中,就可以看到公刘创建“炉山”京师的山区。如果登上京师山区的“南岗”,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溥原”,《诗·公刘》章句告诉人们:公刘一行最后是定居到今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的陈炉村的。公刘一行定居后,公刘随即创建“下土之式”的足型城堡,以示是天神踩踏的脚印,从而形成陈炉村曾用地名“炉山”的京师,地方志书则以“陶炉陈列”给予了记述。公刘在“下土之式”的足型城堡内,预留了一座土墩台,称作“灵台”,灵台上建立一座祠堂,称作“娘娘庙”。公刘在“娘娘庙”内供奉了高祖母姜源、曾祖母姞人和祖母三位祖先,称作“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公刘创建供奉有姜嫄娘娘的“娘娘庙”,目的是欲借助“天神”的护佑,自称为周王而“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历史上称作“公刘处豳”。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从公刘到古公亶父凡十代,都住在豳地”。自公刘称为周先王后,历经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等九代先王,传递到古公亶父为周先王时,“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执政时,改变周人的游牧风俗,为部落民众创建“陶复陶穴”即陶砖窑洞,发展周人的安居事业,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部落的旧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得周人部落逐渐富裕和强大起来。

        周人部落的富裕与强大,引起了戎狄部落的破坏与侵扰。于是,古公亶父就委派幼子季历征伐戎狄。据传说:季历“先后击败了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和繄徒之戎”,“从芮、鞫直至岐下”(参见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相关记述),从而取得了漆沮流域的大片土地。嗣后,古公亶父在公刘开创的同官川的基础上,开创了具有后称同官县、耀县和宜君县的广大地域,并在这一基础上创建了“豳国”。随后,古公亶父在“豳国京师”的郊野,设立了展示创建豳国宗旨的国社——“古代先公庙”,完成了公刘创建豳国的梦想,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古公亶父也因此获得了“古公”的绰号。《诗·大雅·绵》则以:“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诗章,颂扬了到古公亶父为周人大王时才具有了沮、漆流域的地望。

        周人部落的富裕与强大,引起了戎狄部落的勒索和侵扰,“欲得地与民”,尤其是那些城狐社鼠流言蜚语的贬黜与诋毁,意欲要赶走古公亶父。于是,古公亶父就带领家族人等两千余乘离开了豳地,迁居到岐山一带。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六年,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徙到岐山,史称“大王徙岐”。

        虽然古公亶父与周人迁居到岐山去了,但由古公亶父创建的“古代先公庙”却依然面南而立在陈炉村曾用地名“炉山”郊野的“集口圜丘”。

        秦汉时期,秦王朝在宗教上没有较大的开拓和建树,只是继续先秦的宗教祭祀。汉代初期,依然按秦代传统的自然崇拜礼仪行事,保留了秦代的一般性的宗教祭祀。接着,汉武帝致力于自春秋以来礼乐崩坏局面的调整,重建礼乐文化。其中,“宗庙”与“郊社”并立是汉代皇家宗教礼制的核心部分。所以,“集口圜丘”的“古代先公庙”被保留了下来。

        “新朝”是由汉武帝的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长安,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复古改制,“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仿王制,封爵号,建郊宫,定祧庙,曾派“风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在“帝王之道,相因而通;圣德之祚,百世享祀”的思维指导下,王莽以“功费数百巨万,卒徒死者万数”的代价大兴九庙,尤其是夏、商、周、汉四代创国古祖宗庙社稷的修复,“营求其后,将祚厥祀”,“专念稽古之事”。(参见《汉书》等史书章节)。其中,周先王创建“豳国”的先祖是必须寻觅的。这样,位于“豳国京师”郊野圜丘的“古代先公庙”是必须考察的,因为坐落在豳国京师郊野圜丘上的“祭坛”、“祢宫”、“先王祠堂”和“古代先公庙”是“周祧庙”的遗迹。这样,王莽确定周祧庙的所在地,大概也是经过认真搜寻和研究讨论的。至少当时的章平公姬党及其家族,对其先祖周先王的发祥地大概也有所传说。

        王莽在重修今称陈炉村的“集口土地神庙”即“古代先公庙”的过程中,对“集口土地神庙”中的祀神形象大概也做过考定与定格。从而确定了“集口土地神庙”祀神形象是舜帝、老子和古公亶父,并命名“集口土地神庙”为“古公庙”。才流传下来了“唯梁板墨书,创自周至新朝五年”的文献记载。

        新朝五年,重修“集口古公庙”完工,并为重修“古公庙”与完善祀神形态树碑立传,才具有了陈炉“集口土地神庙”门前的蟠首龟趺碑的国碑以及“古公庙”的匾额,大概同时也将周先王创建豳国的京师地域遂命名为“永受里”。待到唐贞观二年创建了陈炉西社窑神庙和贞观三年产生了陈炉东社窑神庙,大概由于社庙就是土地神庙的认知,以致“集口古公庙”的名称变更为“集口土地神庙”。

        大概正是由于新朝对“集口古公庙”作了认定与重修并且树碑以记源流,才产生了清康熙十二年陈炉西社民众在为西社窑神庙筑修戏台时,将西社窑神庙产生的纪年记载为“周至新朝”。所以,“周至新朝”应当是“集口土地神庙”的“梁板墨书”。

        历史上的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照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所以,清雍正四年癸卯举人崔锺琰才将“周至新朝五年”改写为“来路不明”的“周至五年”。

        陈炉村的“集口古公庙”于1945年坍塌,1968年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