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广州时期做的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1-14
十月在广州观王进叔琴、画、论琴,并作《书王进叔所蓄琴》

其他:
熙宁九年(1076) 四十岁。在密州。中秋夜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十月王安石再罢相
熙宁十年(1077) 四十一岁。在徐州治水。
神宗元丰元年(1078) 四十二岁。在徐州先后作《阳关曲》三首。十月作《永遇乐》(“明月如霜”)
元丰二年(1079) 四十三岁。在徐州,正月游桓山,使道士戴日祥弹雷琴。二月作《月夜与客吹洞箫饮酒杏花下》。七月在湖州,“乌台诗案”事发入狱,年出狱贬黄州。
元丰三年(1080) 四十四岁。在黄州。十二月游欧阳院鉴赏出土编钟。
元丰四年(1081) 四十五岁。在黄州。垦耕东坡,始号东坡居士。三月记写山歌演唱情况。六月彦正判官送琴,令侍者快弄数曲,并作《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同月陈季常诣访,出琴弹琴,并书《杂书琴事》、《杂书琴曲》赠之。作《瑶池燕·闺怨》。冬至日安节侄访,饮酒使作《黄钟凉州》,令小童快舞一曲。
元丰五年(1082) 四十六岁。在黄州。二月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歌之。三月以陶潜《归去来辞》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作般涉调《哨遍》,释耒扣牛角为节,歌于东坡。七月泛舟赤壁,扣舷而歌,杨世昌吹洞箫,倚歌而和。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九月作《临江仙·夜归临皋》。十二月作《李委吹笛》。
元丰七年(1084) 四十八岁。三月改贬汝州。冬过临淮,作《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
元丰八年(1085) 四十九岁。二月改贬常州。六月起知登州。十二月召还朝。 三月神宗卒,哲宗立。
哲宗元佑元年(1086) 五十岁 二月司马光任左相,旧派复起。四月王安石卒,九月司马光卒,文彦博继左相。
元佑二年(1087) 五十一岁。在汴京。春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四月在章质夫家听琵琶,取韩愈词隐括作《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十二月作张益老十二琴铭。
元佑三年(1088) 五十二岁。在汴京。范镇新律成,奏乐宫廷,作《延和殿奏新乐赋》 范镇卒
元佑四年(1089) 五十三岁。九月在杭州听贤师琴,并书《欧阳修赠李师琴诗》赠贤师。十一月王箴赠拍板。
元佑五年(1090) 五十四岁。在杭州浚西湖,筑长堤。十二月作《书林道人论琴棋》。作《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
绍圣元年(1094) 五月与晁补之饮别汴上,自歌《阳关曲》。八月改贬惠州。 十余人贬岭南
绍圣四年(1097) 六十一岁。四月改贬琼州。
哲宗元符三年(1100) 六十五岁。四月改贬廉州。七、八月作《和曹子方咏茅庵横琴图》、《欧阳晦夫惠琴枕》。十月在广州观王进叔琴、画、论琴,并作《书王进叔所蓄琴》。 正月哲宗卒,徽宗立。旧派三十余人赦归复官,变法派被逐。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六十六岁。北还途中,卒于常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