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历史隋唐以前名人有谁?(5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吴起、范蠡,吴质、左丘明, 孙膑 。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是中国道商之鼻祖。

越国著名谋臣,与文种一起俱为勾践股肱大臣,最终灭吴兴越。

因为意识到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毅然弃越奔齐,三聚三散,富甲天下。

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既《通玄真经》(《文子》)一书的作者)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

引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范蠡携文种远赴吴越,因在吴国难展才华慨然离吴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

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使为相。

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史称定陶。

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

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

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

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为人放荡不羁,怙威肆行,卒后被谥为“丑侯”。

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左丘明  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

      左氏世 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吴起、范蠡,吴质、左丘明。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是中国道商之鼻祖。

越国著名谋臣,与文种一起俱为勾践股肱大臣,最终灭吴兴越。

因为意识到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毅然弃越奔齐,三聚三散,富甲天下。

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既《通玄真经》(《文子》)一书的作者)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

引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范蠡携文种远赴吴越,因在吴国难展才华慨然离吴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

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使为相。

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史称定陶。

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

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

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

与司马懿、陈群、朱铄一起被称做曹丕的“四友”。

为人放荡不羁,怙威肆行,卒后被谥为“丑侯”。

其子吴应数次上疏申辩称枉,正元年间方改谥为“威侯”。

       左丘明  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

      左氏世 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