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是什么样的人,他在玄武门之变有什么表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摘要:都道天子之路不易,充满血雨腥风,最多血光皇位必属唐太宗李世民的,他的皇位经过了“玄武门之变”这样喋血宫门的事件后才得之于手,这最血腥的帝王路,杀最多兄弟的帝王,还有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为妻,相传言若无唐太宗世上绝无武媚娘。李世民一生的传奇色彩,他不止有帝王传奇,更是人生传奇,但玄武门之变真相真如正史所言吗?是秦王的迫不得已还是筹谋已久又谁能知晓?

论辩李建成真性情: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李世民胜,史书记载为李世民乃光明磊落,英武仁厚,乃一代明君,李建成确为品行阴险,妒贤忌能的平庸之辈,这样的反差评价缘由只是一方兵败,一方全胜,若李建成为王,史书莫不会时异势殊。正是记载李建成乃平庸之辈,追究其缘由,仍是兵败之由,舆论必成倾倒之势向李世民一边,就算李建成曾丰功伟绩也绝不会罗缕记存入史册,但仍有蛛丝可循真。《资治通鉴》引《新唐书》言李建成其“性颇敦厚”,《通鉴纪事本末》也称李建成其“性宽厚,得众心”,若事不符实,绝无追究之源。

李建成旁伴魏徵,王圭等贤良之臣辅佐,又早被立为太子,据称,唐高祖不光是认“立长子以长不以功”的规矩,李建成也确实有足够的睿智,能得以李元吉,李瑗连手相助,笼络魏徵,王圭于旁,还有多战绩,只因败北,丰功只一言代过。传其身旁心腹多次规劝其灭掉最大的威胁李世民,可李建成心慈性厚,不忍下手。由此可见正史记载其品行阴险,妒贤嫉能的评价属谬评。

析秦王世民与太子建成之功绩

相传李建成在李渊晋阳起兵后,他西渡黄河,攻克长安,并占据长安迫使蜀地归顺,断绝王世充退路于西方的念头,重振了唐朝军队的雄风后,一直虎视眈眈的突厥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此经典战役却因这玄武门,史书却记载只寥寥数字。

而李世民的虎牢一战则是历史上的重要经典战役,史书更是详细记载种种大战细节,从秦王率领的唐军和王世充的郑军初战以一千精兵及击溃六千敌军,到后将郑军围困洛阳,郑军的援军窦建德的夏军出击,李世民生擒窦建德,逼迫王世充举国投降,就这样虎牢之战,李世民精兵八万,破王世充窦建德乌合之众数十万军队的战役广为流传。

李世民心之所向

李世民当真如史书所称,甘心做秦王,且从不觊觎皇位,最终只是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射杀自己亲兄弟?

从称帝之心而说,在李世民攻克洛阳时,散尽金钱,笼络人心,苦心经营洛阳,更有记载称李世民设多方文学馆,而得以招贤纳士,其称“天策府”,天策,天子策略战略出处,或是上通天子策略处,就单看着名字就可剖析出李世民野心勃勃,就连封德彝是明确指出“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的言论。

各方面证据显示出,李世民一直是自视甚高,存称帝野心,但有长子李建成稳坐太子位,不得不忍辱负重,保存实力以翘盼反击机会。

忍辱期间,李世民一直以洛阳为聚首,对上,唐高祖百般孝顺,乃势必以孝为先,在高祖面前得以增加自己的好印象;对下,不停的向外招贤纳士,于贤士秉烛夜谈,畅论天下,以培植自己以后可用之人;对朝廷,已是合同党羽,无论文臣武将皆以诚待之;对内宫,让自己的妻子入宫助自己一臂之力;还将自己能用或者能攀上关系的人都罗列入自己可用人之间,李建成身边的王晊和自己身边的常何原都是他棋中之子,每一步机关算尽,那么事态也必如他所愿而行。

史之所疑

疑一、有史所指,李世民在玄武门被李元吉连射三箭,但却箭箭射空。李元吉何许人也骁勇善战,战功无数,在这样征战沙场数年的骁勇人士,除非是一心寻死,莫不会给对手如此多逃生机会。且若不是精心准备,苦心设计,为何李元吉射箭向李世民,但李世民箭箭入李建成之心肺。

疑二、“玄武门之变”于《国史》《高祖实录》《太宗实录》记载最初,后正史史记皆于这三部史记所初而剖析所得,但与当时政要,李世民继任大统,称“唐太宗”,太宗皇帝是于“唐高祖”在世主动传位于其,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事件发生当年就登基为帝。

疑三、李世民已手刃亲兄,为何还故作怜人姿态,称为逼不得已,而后却将李建成,李元吉之子女也被除根。

一切的从时间上分析,也不为是太过巧合,若只李世民从未有心称帝,那为何在同年“唐高祖”便会退位让贤?所有缘由必因李世民早已野心勃勃,想取代其父称帝,最大障碍于李建成,李建成必除。且得终果,为李建成当日到玄武门,已是必死,性厚建成不知其兄之狠,慈父李渊不知其子之毒,轻信之,不得善终。

落幕玄武门

唐朝自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以来,改元贞观,史称“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最兴盛富强的时候,空前盛况,周边小国无一不马首是瞻、俯首称臣,百姓安乐。如此盛况,莫不知只李世民有能可开创,李世民之大度、谨慎、远见、谋略、克己、果断、坚韧等等帝王所需之才智才情,皆齐备,一世帝王能也只能有如此功绩为最高。

玄武门,需也是正如史记而言,就只算疑点也只是无可通解,以后世而言,择选帝王,也当李世民为主。落幕玄武门,也许真相另有,也许真相就如史记,不排除疑点为同情李建成而故意为之,想后续世人可翻通,但时过境迁,事过境迁,真相必常埋于地,不得而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