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八篇做优秀作文字数400字以上并对每篇进行点评说,说好在哪儿这首不少于1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8-20
一般人都会认为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说法可见积累财富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否则活着就没有安全感。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手段积攒财富:占有很多田产和奴隶将金银珠宝装在瓦罐子里东埋西藏;存折和信用卡经常更改密码设法将已经占有的财富保值拖欠民工工资炒股洗钱……人们整天劳碌奔波为的就是多积攒一点最好将儿子孙子的那一份都准备妥当。

据说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也就是《礼记·礼运》中所说的那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人们的财富观念很淡泊思想境界似乎很高。“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富如果不是担心丢弃在地上而浪费资源那么谁也不会把它搬到自己家里去。孔子感叹那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时代是“小康之世”大家都变得很自私一门心思积累个人财富没有人关注公共问题和福利经济学。因为那是一个“天下为家”的时代天下、国家都变成了私有财富。为了防止“家天下”的财富格局遭到破坏必须限制个人私欲的无限膨胀。于是先贤们按照天道运行的原则发明了一整套“礼”的规范来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连“天下为家”的格局都没有了以德配天的“王道”没有了只有以“五霸”为代表的“霸道”谁的力气大谁就当权有枪就是草头王说得赢就说说不赢就打。孔子认为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糟糕的局面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教育。上梁不正下梁歪首先要教育君

2004年7月8日 名家专稿 读书笔记

Dushu Biji

王让他们懂得以德治国的道理要老百姓节俭、不贪婪自己首先要节俭、不贪婪;要老百姓

守法自己先要守法。社会出问题了跟领导者很有关系不要在老百姓身上找原因所谓“《春秋》责贤”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老百姓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在积累财富的时候正直有德的人首先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糊涂人则只是谈怎么样才能增加利润损人利己、破坏环境都在所不辞。

孔子从来也没有反对财富。在他那些被称为贤人的学生中财政管理专家、国际贸易专家、政治家大有人在。只有颜渊既不关注吃穿住更不会积累财富像个苦行僧。孔子对他偏爱有加不仅因为他达到了仁的境界、对老师忠诚更主要是他的身体太差让人怜悯。只有在谈到尘世生活之外的更高理想时孔子才会用颜渊做例子。颜渊生性木讷体弱多病35岁就病死了不足为戒。即使极端主义者老子也没有反对财富。他设想的“小国寡民”(有点罗伯特·诺齐克“最小国家”的意思)方案中也十分强调财富问题:要有好吃的、穿着打扮要漂亮、每一个家庭都要有至少两室一厅、最好还要有乡村俱乐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实际上没有人反对财富。人们只是对财富的积累方式和分配方式提出质疑。为什么徭役赋税越来越重?为什么劳动者贫困不劳动者反而富裕?为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原创性劳动越来越贬值虚拟经济(或者信息经济主要是传播小道消息)越来越吃香?人类还有没有得救的希望?人类文明史上所谓“轴心时代”的一些宏大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印度教和佛教古希腊哲学希伯来先知)中都包含着对财富积累和分配方式的强烈质疑成分。在此后的文明进程中一方面是人类积累财富的技能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对文化先知所提出的质疑越来越不屑一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