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一首古诗中看到了人到中年的心酸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古诗《春晓》是不少人的启蒙之诗,在中国堪称家喻户晓。但它的作者孟浩然的人生际遇,却并不像他的诗那样风光无限!

孟浩然四十岁时到长安应举并向皇帝献赋失败后,索性就在东都洛阳游玩放松了半年多。

第二年秋天,动身前往吴越(今天江苏浙江一带)继续他的旅游大业,也算是放飞了自我。启程之际,他写了一首《自洛之越》。其中“之”就是“到……,到哪里去”的意思。全文如下: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这首诗引起我共鸣的,并非其中有什么精彩的句子,而是它的内容触动了我。

四十岁的孟浩然上京求功名,这本身就让人犯难。放在今天,我们四十岁出去找工作,也很尴尬不是?这把年纪,各种操作不易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而今我在类似的年龄里,也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上不能让老人生活自在,下不能陪孩子读书玩乐,中不能带妻子看花观海。为了养家,却离家工作;为了挣钱,却口袋空空。财务自由始终是仰望的目标,柴米油盐才是一直以来的现实。

我有一个同学的微信签名叫“用膝盖行走好多年”,仔细一想,这是直不起腰啊!古人言“三十而立”。但这个“立”何其难也!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孟浩然终于还是在这个伤心之地待不下去了。本来这都是东都洛阳了,怎么也比大多数地方的经济、文化等资源更集中吧!但在孟浩然心里,既然与此地无缘,那么就终究不是“留爷处”,还是去去自己喜好的山水之地——吴越去吧。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有某个地方,是我们本想留下的,奈何那里的人事总与自己两无缘,一声叹息后终究还是擦肩过。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从此孟浩然一叶扁舟泛五湖,彻底断绝了对官场的念想。这样也好!也许我们的本意并非一定要从政做官,只是世俗的价值要求我们不得不追求所谓的成功,但那很可能并不是我们真正的兴趣所在。追求无果后,也算是给亲友、给自己一个交代,自此放纵天性、放飞自我未必就不能过好这一生。

“长揖谢公卿” 这一句,我总觉得孟浩然有情绪在里面。这句话表面意思是作揖拜别那些做官的同志朋友们,实际上这里的“公卿”也可理解为代指整个官场,就是告别官场的意思。用北京话翻译就应该说“我心心念念的官场,从此拜拜了您呐!”这一句当明有七分伤心、暗藏三分愤激啊!

只不过,我担心的是,孟浩然后续旅游的钱从哪里来?今时今日,世界依然大,但想看看总是要人民币的呀。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评论家经常喜欢拿主题的积极与消极说事,认为好的作品应该积极向上,消极享乐就上不了台面。我倒觉得不能做一揽子评价。以评论家眼光看,这两句显然是及时行乐的思想,意思是暂且只管喝酒好了,又有谁在乎世俗的名声呢?我以为这是一个人境遇不顺下的正常反应,暂时宽慰或者麻醉一下自己无可厚非,不比当真;或者说,获得世俗的名利、实现大众认定的价值就真的那么重要?

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功成名就不应该成为人生价值的唯一答案。

我以为,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第一要素,应该是自己的肯定——觉得生活是快乐的、基本满意的。

而不是一定要靠拢、附和世俗的追求(如财富、地位等)。比如,大家都说公务员好,自己考不到就觉得人生失败了;大家都说有钱就是成功,那普通的生活就过不了……

不是这样的!人生路有很多条,价值实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普世认可的价值,只是其中一种,也许它确实是比较好的一种,但当我们求而不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道路,通过其它方式追求其他的人生意义和乐趣。

人到中年固然有诸般不得已,但也要适当放松自己,与自我和解!“书剑两无成”又怎么样?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努力向上的心、能迈开前进的脚步,一切就还有希望。

仕途失败的孟浩然,不也在诗坛上名留千古?那些同时代的帝王将相公卿,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像孟浩然一样让我们耳熟能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