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和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结果最重要,过程无所谓,怀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做人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目标明确,而且为了实现目标不择手段。而有的人觉得过程最重要,结果则只是过程的副产物,所以,他们往往更加注重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以及自己在过程中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不管是重视过程还是结果,都没有关系,只要能够牢记初心,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最好的。

在学习写作文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学习正叙和倒叙的方法。正叙的方法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平铺直叙,把事情还原在人们的面前。倒叙的方法则恰恰相反,是先说事情的结果,勾起人们阅读的兴趣,再来叙述事情的始末。这样一来,让情节变得曲折,也让叙述更加富有吸引力。不得不说,正叙和倒叙各有优势。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去叙述,取决于想要实现怎样的效果。

对于结果和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在给他人回话的时候,为了避免他人因倾听烦琐的过程讲述而紧张焦虑,我们要采取倒叙的方式,先把结果告诉他人。这样,他人在知道结果之后,哪怕过程听得惊心动魄,也不会过分担忧。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安抚了被回话者的情绪,使得他们可以心平气和地继续听我们的回话。

有一天,琪琪妈妈正在做饭,因为住的是四合院,所以厨房就在院子里,邻居们的关系也都非常亲密。正在她专心做饭的时候,邻居突然跑过来对她说:“琪琪妈妈,琪琪正在外面玩的时候,有一辆小汽车飞快地开了过来……”邻居的话还没有说完,妈妈手里的锅铲就掉在地上,妈妈两腿瘫软,险些瘫坐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泪簌簌而下,脸色煞白。

看到妈妈这个样子,邻居很担心,赶紧说:“没事没事,琪琪没事。小汽车开得很快,幸好被隔离带挡住减速,琪琪才能安全跑开。前段时间大家还都嫌弃隔离带碍事呢,看来安装隔离带还是很有必要的。”邻居不知道,他后面说了什么,妈妈全没听到。听说琪琪没事,妈妈赶紧跑出去把琪琪到回家,把琪琪抱在怀里,就像失而复得一样。

在这个事例中,邻居说话的方式就是我们日常里所说的“大喘气”,他把危险的情况说在前面,使听话者误以为发生了非常糟糕的事情,而过了好久才说出结果是没事,一切都很好,让听话者不由得长吁一口气,而此前的惊吓却在心中盘桓良久。在给人回话的时候,一定要先说结果。如果结果好,就可以让听话者放心;如果结果不好,也可以让听话者及时处理,而不至于因为倾听赘述耽误了作出应对的时间。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先把结果说得明确。例如,销售员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要先说为客户争取到的利益,再说自己在为客户争取利益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如果用很多的时间说自己的辛苦,则会让客户觉得销售员是在邀功,会给客户留下很糟糕的印象。客户说不定会因为心急,根本没有耐心听到结果就挂断电话。其实,只要先把好的结果告诉客户,让客户感到高兴,并对你十分认可,还担心客户没有耐心倾听你的辛苦付出吗?

越是紧迫的事情,越是要先说结果,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抓紧时间才能抓住这个好时机。如果因为赘述而错失解决问题的好时机,相信被回话者一定会抱怨你是个话痨,也会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

越是结果糟糕的事情,越是要先说结果。这样,在接下来的沟通中,听话者才能和你一起了解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先赘述过程,而听话者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结果好坏,就会导致前面的叙述成为无用功,听话者在听说结果之后,还要找出重点问题进行再三询问和确定。

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很好,皆大欢喜,那么可以先说过程。在讲述过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引人入胜,也可以先卖个关子,让人感到惊奇。当你勾引起对方听你讲述的兴趣后,你自然就可以滔滔不绝继续说下去,而在最后的时刻向对方揭示好结果,和对方一起分享喜悦,如此一来,对方一定会感到就像听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大呼过瘾。当然,对于结果很好的故事,也可以先把结果说在前面,再来讲述具体详尽的过程,这也是可以的。

总之,结果很重要,是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为此,我们要把结果说在前面,这样才能让对方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结果的欲望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最好不要卖关子,如果总是故意拖延、不及时说出结果,说不定还会导致对方因为过于急躁而恼羞成怒呢!只有把握好说出结果的时间点和节奏,才能让回话更加顺利,让回话打动人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