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流言数传,能使人信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唐代诗人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写到这样一句:“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用来形容谣言的可畏。

曾参即曾子,是孔夫子的第二大弟子,也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孝行著称,以内省、慎独作为其修养观,他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我们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就是他提出来的。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大学》篇中,曾子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闻的一些俗语古句也是出自曾参之口。

曾子本人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他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那么,这样一位贤德的曾子是如何被一波波谣言传成了他杀了人的故事呢?

“曾参杀人”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二》,原文如下。

故事说的是:在春秋时期,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费城(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告诉曾子的母亲,说到:“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回应:“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并泰然自若般的继续织布。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来了第三个报信的人,他也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虽然曾参贤德,他的母亲对他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连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

这则故事是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依据,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

在鲁迅先生的《书信集·致李康中》中,也曾用“三告投杼”的表述来泛指那些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按理说,曾参为人十分孝顺忠恕,他的母亲应该最了解他,对曾参的品行也应该有着最坚定的信念。故事中的确有个叫曾参的杀了人,但是此曾参非彼曾参,只是同名不同人罢了。这和“三人成虎”以讹传讹、纯属造谣的故事又有一点不同,属于邻里之间误传了消息。但是,我们从故事里的“三告投杼,贤母生疑”的画面,分明地看到了流言或谣传是如何的可畏,一件即使没有多少确实依据的事情,说的人多了,就会使人们把它当作是事实。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许多热点新闻的也是如此,有时一条新闻或消息,未标明时间、地点,也没有前因后果或上下文的陈述,撰写者也未向当事人求证,就随便拿一张图片或一方截屏,来进行一番“看图说话”,完了还引导性地进行一段举手蹙额地慨叹云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看的人若未加留心,就会时常中了这些“营销号”或“流量新闻”的毒,紧跟着就是一大堆的评论、点赞或转发,稍微再有一些“添油加醋”的“误传”,就会让一件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了。

可见,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相信一个人的品行,在任何纷繁扰攘的环境面前都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和认知,不作无事实根据的怀疑,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对于人们来说,即使外面蜚短流长,能保持对一个人有一份始终如一的信任,对于一件事情有一个坚定的正确的信念是十分难得的;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一个人如果不相信他人的任何观察或者实践,就会变得固执己见。

(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