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有多少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0

    一、概况:

    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仅用6条木船,靠36名船工,用九天九夜,就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长征史上唯一没有经过激烈战斗的一次渡江行动。


    二、背景:

    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经过两个多月的机动作战,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终于从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中打开缺口,取得了向西发展的有利态势。但是恶劣的战局并未根本扭转,敌人集结了70个团以上的兵力紧迫不舍,试图追歼红军主力于北盘江至金沙江一带。在此情况下,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出抢渡金沙江的命令,其中要求先遣队迅速抢占金沙江各渡口,为全军渡江、摆脱追敌创造条件。

   三、经过:

    渡江命令一下发,中央红军就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连夜向金沙江平行急进。左路纵队(红一军团)奔向龙街渡,右路纵队(红三军团)奔向洪门渡,中路纵队(军委纵队、红五军团)的目标是云南禄劝县境内的皎平渡。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上接通天河,从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仑山南麓、横断山脉东麓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水流湍急,难以徒涉,是阻止中央红军北上的一大险关。国民党军把船只掳往对岸,控制了对岸渡口。而皎平渡位于四川会理县和云南元谋县交界的地方,是金沙江的重要渡口之一。

    5月2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中央纵队干部团一个营及工兵,以一昼夜行军200余里的速度,于第二天赶到皎平渡口。这是最先到达金沙江边的红军部队。由于敌军没有估计到红军会来得这么快,所以当中央纵队干部团到达渡口时,渡口南岸还停着两只木船,他们决定以第三营一个连为先遣连,立即渡江。

    5月3日,刘伯承率军委纵队干部团一部乘夜在皎平渡偷渡金沙江成功,全歼对岸守敌,并牢牢控制了渡口。在皎平渡,刘伯承过江后看到水流湍急,无法架桥,就在北岸山洞里设立了渡河司令部,制定了《渡河守则》。大部队到达后,便立即开始渡江。刚开始,仅靠原有的两只船,后来在船民张朝寿等人的帮助下,又找到四只大船,并联络了川滇两岸35名船工,大大加快了渡江进度。

    红军主力渡江的同时,为了防止追敌扰乱、袭击红军渡江,红五军团在董振堂军团长指挥下,在皎平渡以西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英勇阻击尾追之敌。5月8日,主力部队渡江完毕,9日,担任阻击任务的红五军团顺利渡江后,毁船北去。

    从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从皎平渡及洪门渡、鲁车渡全部渡过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