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千字文言文古诗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1. 智永真草千字文古文翻译

译文如下:天穹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空间与时间原本都是混沌蒙昧的。

太阳每天有起有落,月亮每月有圆有缺,诸宿星辰在浩渺的天宇中亘古罗列。一年中寒暑不停地交替,教我们知道天行有常;种植的庄稼多在秋天收割,收获的成果得在冬天贮藏。

我们把闰余的日子放在闰年,从而能修正时日;我们把不同的乐音分成律吕,借此来调和阴阳。水气受热上升在天空成云致雨,水气遇冷化露在大地凝结成霜。

珍贵的黄金淘自金沙江底,稀世的玉石藏在昆仑山上。曾有削铁如泥的宝剑称作巨阙,曾有烛夜如昼的明珠名叫夜光。

水果里的珍品当属李子和柰子吧,就如同蔬菜中的上品是芥菜生姜。茫茫的海水是咸的,滔滔的河水是淡的;鱼类能在水里自在遨游,鸟类能在天上惬意飞翔。

伏羲、神农,原本是人类的始祖;少昊、人皇,他们是上古的帝王。苍颉发明文字,这是文化的载体;嫘祖制做衣服,这是文明的滥觞。

河清海晏的时候访求贤才,交给他治国的大任,让给他君主的位子,唐尧虞舜的举措真算是圣者;邦国无道的时候慰问生民,讨伐罪恶的暴君,建立全新的政权,姬发商汤的行为也不违天常。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垂衣拱手,运筹帷幄也能使天下太平,伟业昭彰。

只要能够持久地爱惜、抚育百姓,就可以使戎族和羌族臣服于王道汤汤。不论距离的远近都能作为一个整体,所有的臣民都归顺于仁厚的君王。

彩凤在竹林中鸣叫,预示国运的昌盛;白驹在草场上吃草,象征国家的安康。圣主的恩泽与教化如阳光普照大地,微及草木,远及万方。

我们的身体发肤得之于父母,其中蕴含着四大和五常。此身承受父母养育的恩德心怀恭敬,怎么敢故意让它遭到毁坏损伤。

女子应该仰慕品性忠贞洁身自好的女性,男子理当仿效才识卓越品德优秀的贤良。知道自己有了过错一定要努力改正,学会了有用的本领就保持着莫教遗忘。

不要仗着自己的长处自高自大,也别拿着别人的缺点飞短流长。诚实和信用要好到经得住考验,器量和胸怀要大到难以度量。

墨子看到染丝悲叹保持操守的不易,《诗经》赞颂正直的君子如同洁白的羔羊。 能抱成为圣人的想法有何不妥?只要把贤者的良好举止以身践行。

美德的口碑一旦树立,名声自然能随之鹊起;端庄的体态一旦形成,仪表的正直也随之确定。空旷的山谷中声音能够传得很远,空荡的房间里响动可以听得很清。

福禄应是行善积德的功业,灾祸岂非恶贯满盈的报应?直径一尺的圆璧有时也算不得珍宝,因为有短暂的光阴待我们去争竞。 赡养爹娘,侍奉君上,这样的大事要严肃恭敬。

孝顺父母必当竭尽所能,忠于君主须备放弃生命。为使他们冬暖夏凉而夙兴夜寐,小心得如同面对深渊、行走薄冰。

这样的德行如兰草那样馨香,如松柏那样茂盛。好像江河的水流日夜不停,好像可鉴的湖面澄如明镜。

仪容举止要显得平静沉稳,言语用辞要显得神闲气定。为人处世有专心的开头固然很好,保持谨慎努力得到的美满结局才更值得高兴。

要开创光荣的事业,根基正在于此;拥有了这种意志,前途就没有止境。书读通了,道理明了,就可以踏上仕途;让这样的人取得官职,参与国政。

贤德的召公死了,他的甘棠树还被留下来;廉正的官员去了,他的成绩愈发受称颂。 贵贱有分,应该奏不同的乐;尊卑有别,应该行不同的礼。

上下级别得做到团结一致,丈夫的倡导妻子须紧跟不离。求学在外要遵从老师的训导,居家生活应恭奉父母的威仪。

对待叔伯姑妈这样的长辈,孝顺的程度能与子女相比。兄弟之间本有同源的血气,互相关怀如同联结的树枝。

结交朋友不仅要看投缘,他要能给你规劝和建议,伴你切磋和进取。仁慈之念、恻隐之心并不意味愚蠢,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它丢弃。

一个人的美德有廉洁、谦让,一个人的修养看气节、道义:这些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即使颠沛流离也不能忘记。心性清静,情绪就闲适安逸;心以物喜,就感觉劳神费力。

守护真性的纯洁,意愿常得到满足;追逐横流的物欲,意志就发生偏移。能够坚持高尚情操的人,取得显赫的地位往往容易。

要说华夏有名的故都,东都就是洛阳,长安唤作西京。洛阳北倚邙山,南面洛水;渭水和泾河流域雄踞着长安城。

两京之内,深宫殿堂盘错众多的格局叫人赞叹,楼台观阁凌空欲飞的高姿令人吃惊。其中有华丽精美的画图,描摹着飞禽走兽,彩绘着天仙神灵。

厢房总在正殿的旁侧开启,堂柱总与甲帐从正面相迎。在大殿上摆设盛筵陈列酒席,优伶们鼓瑟吹笙一片升平。

官员们通过殿前台阶上上下下,帽子随人头攒动,点点如夜幕的繁星。殿右通往宫廷藏书的所在名称广内,殿左通往臣工休憩的地方叫做承明。

前者收集着古圣先贤的典籍,后者汇聚着四海之内的精英。杜度草书的手稿,钟繇隶书的行文,魏王墓里的漆书《庄子》,孔庙墙中的古文《书》经:收藏的珍宝实在难以数清。

庙堂内依序罗列着文臣武将,庙堂外夹道站立着三公九卿。他们每户都有数郡数县的封邑,每户都有成百上千的亲兵。

他们戴着高高的朝冠随驾出游,乘坐着香车和宝马,飘动着高贵的长缨。他们的起居豪华奢侈,他们的爵禄将会世袭;他们的肥马精挑细选,他们的车。

2. 智永千字文经常出现在古诗的字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

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

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

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

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智永书法流传甚广,宋御府即曾收藏智永草书13件,真草10件。其《真草千字文》还一直流传至今。

智永书《真书千字文》,早在唐代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传世的智永《草书千字文》共有两本。

一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一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真草千字文》采用以楷书对释草书的方式,这是智永的创造,既便于学书者释读草字,又能让人同时欣赏他两种体裁的书法,可谓一举两得。

本《楷书千字文》,为隋代著名书法家智永的精品楷书书法作品,这与流传到日本的智永《草书千字文》是姊妹篇,全篇书法共161字,为千字文一部分,本卷智永楷书千字文可能是唯一存世的智永楷书贴,极其珍贵,智永书法内容为:“千字文 敕员外散骑侍郎 周兴嗣次韵 智永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智永《楷书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苟,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对其书法的评价,各朝代的著名书画家在卷首、卷尾的题跋可窥一斑:明代官员、学者、书画家陆师道(1510~1573年。

字子传,号元洲,后更号五湖。江苏苏州人,师事文徵明,诗、文、书、画所谓文氏四绝,著有《五湖集》、《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在智永《楷书千字文》卷首题:“永禅师墨妙”。

落款:“五湖山人”,铃印:“陆师道印”。

3. 经典古诗词合集或者文言文30篇有哪些

经典古诗词合集或者文言文30篇:1、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宋·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4、宋·苏轼《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8、宋·辛弃疾《南乡子·登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宋·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2、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4、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5、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6、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7、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9、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民国·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1、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

4.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全集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 >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 >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 >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 >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 >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 >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 >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 >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 >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 >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 >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 >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 >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 >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 >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 >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 >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 >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 >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 >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 >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 >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 >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 >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 >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 >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 >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 >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 >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 >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 >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 >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 >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 >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 >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 >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 >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 >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 >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 >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 >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 >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 >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 >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 >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 >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 >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 >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 >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 >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 >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 >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 >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 >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 >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 >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 >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 >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 >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 >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 >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 >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5. 中小学语文人教版必背文言文古诗

古文部分1、《论语》六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2、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欲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后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