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何被道光诬为“误国为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9


毫无疑问,林则徐不是误国英雄。他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威望,包括很多英国学者都对林则徐赞不绝口。国际联盟将始于虎门销毁鸦片的6月3日定为“国际无烟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将虎门鸦片销毁工作完成后的第二天定为“国际禁毒日”。


虎门销毁鸦片在国际上得到积极评价。为什么我们今天有些人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是为了哗众取宠而“误以为我国”?我真的不明白。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历史研究不应矫枉过正。需要矫枉过正,但又不能矫枉过正。比如,我们可以认为秦桧和吴三桂的所作所为从某个方面来说无可厚非,但我们绝对不能矫枉过正,说黑的就是白的。最后岳飞成了反派。这不仅是历史研究应该秉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林则徐是嘉庆、道光衰微时期一位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大臣,属于经世派。鸦片战争前,他已经是清朝的重量级官员,不然道光帝也不会让他戒烟。嘉庆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翰林院书场的庶吉士。嘉庆二十一年,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到江西南昌任考官。此后,林则徐多次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都是公正认真,在学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就连落后的考生也写信给林则徐讨教,而不是辱骂黑暗。有潜规则。可见林则徐作为一个官员是多么的公正、公平、公开!


嘉庆二十五年二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道御史,在河南巡抚齐山不力的情况下,黄河大堤决口,引发大洪水。林则徐不畏齐山的满族贵族背景,对齐山的无能直奏嘉庆帝,体现了清官不怕权的精神。


因为林则徐在官场不讲道理,经常口无遮拦,被同事嫌弃。同时,林本人对官场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对当官感到厌倦。道光元年,林则徐的父亲林斌日病危,他以照顾父亲为由辞职。


林则徐辞职后,道光很重视他,也很同情他。此外,曹振镛、沈等人也曾为林则徐斡旋。道光也知道林则徐在任期间的突出功绩,于是决定恢复林则徐的职务,专门召见林则徐并表扬了他。


道光三年正月,林则徐开始担任江苏省按察使,主管江苏省监察。在任期间,他明确了江苏省的官员管理,改革了审判程序,亲自决定案件,甚至晚上卧底,暗访,亲自验尸。上任短短四个月,江苏积压案件处理十有八九,被江苏人誉为“林青天”。感觉江苏的风气腐败,开始抽鸦片,林则徐此时开始在江苏禁烟。


同年夏,江苏发生大洪水,社会动荡,民众聚集在一起,就会变成民变。政府仍在征税。江苏巡抚韩坚持用兵镇压,但遭到林则徐的强烈反对。他乘船前往灾区救助灾民,平息民愤,恢复社会秩序,从而避免了一场民间起义。


在禁烟之前,林则徐在当地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一位能力出众、政绩卓著的大臣。


再来讨论另一个问题,林则徐禁烟对吗?


有人说,林则徐禁烟的初衷不是为了人民的健康,而是为了不造成银两的短缺和士兵的衰弱。在里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确实激怒了英国人,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但是,林则徐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责任。而且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后,知道英国人可能会打电话来,所以做好了珠三角的防御。英国海军觉得珠江口戒备森严,于是北上挑衅,来到厦门,发现厦门的防守也很严密,又北上定海,终于找到了在定海作战的好机会。林则徐派人催赶,五百里赶去告诉,中英开战了,提醒各地注意防范,可是马再快也打不过英国军舰。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不是中国武器落后。当时的清政府只是把鸦片战争看作是东南沿海的一场暴动。道光不怕输钱打败英国,但害怕花钱。打架是要花钱的。康乾盛世积累的钱财挥霍无度,后人往往缺钱。而且当时道光已经全国总动员,全国各地的军队都在往东南沿海赶,但是速度太慢了,到了那里战争已经结束了。想想看,英国人远道而来,后勤补给都是问题。只要全国动员,千里海陆全封锁,一个国家打不过英国远征军?


因为当时的认知,道光并没有意识到中英《南京条约》有多丢脸,而是把它当成了送给英国的礼物,用一些小恩小惠结束一场战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战争继续下去,我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马杰尔尼当时访问中国,向乾隆皇帝三鞠躬九鞠躬,那么乾隆可能会把东南沿海的一个岛屿让给英国人做贸易。


道光指责林则徐在国家和我身上犯了错误。并不是对林则徐的评价,而是当时愤怒的言论。林则徐过于强硬,惹怒了英国人,引发了鸦片战争,让清朝损失惨重。这就是道光责备他的原因。


事实上,道光帝和咸丰帝都对林则徐评价很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咸丰帝一直想重用林则徐,借他过去的威望平息洪阳之乱。大学生张穆阿,老年人和其他人试图阻止它。咸丰帝忍无可忍,辞退了张穆阿,再也没有聘用他,老公民也被降职,但林则徐的健康状况已经很糟糕了。


林则徐去世的消息一传开,举国悲痛。每天,成千上万的人向展馆鞠躬。当左得知林则徐的死讯时,泪流满面。


清廷为了表彰林则徐,颁布诏书,悼念林则徐及其亲属,并封林则徐为太子太傅,赦免其任期内的一切刑罚,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授予官职。咸丰元年四月,咸丰帝举行丧礼,派员前往瞻仰,并授予《御祭文》、《御赐碑文》谥号为“文忠”,以表彰林则徐的功绩。


所以林则徐在当时已经有很高的威望了,不是后人有意夸大的。林则徐当时对世界的认知虽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相当不错的。


同时也要注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清朝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世风日下,社会颓废。像林则徐这样有能力的大臣,能够鼓舞人心,改变现状。这也是道光帝和咸丰帝赏识林则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清朝官方自己撤销了对林则徐的处分。今天为什么要批判林则徐?在中国做一个民族英雄不容易。希望大家都珍惜。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有足够的钱。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民族英雄没有缺点?但是他们为什么不翻案呢?在欧洲国家,一个国家的民族英雄可能是另一个国家的侵略领袖,但他们从不在乎其他国家怎么想,只做自己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毁鸦片在国际上获得了正面评价,我们也不需要认为林则徐禁烟有什么不妥。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