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媒体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成功举办后,得到了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凤凰网、江苏电视台以及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报道。
杭州网报道:
草长莺飞的这个四月,浙江大学辩论队在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上高歌猛进,以这样的成绩斩获小组头名顺利出线,并在紧接而来的四分之一决赛及半决赛中力克河海大学、越过东道主南京审计学院,挺进决赛,虽然最终败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但仍然创造了历年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辩论赛许多人并不陌生,但此次“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被公认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最权威的大学生华语辩论赛事,今年的比赛吸引了全世界204所高校的抢手参加,最终各赛区角逐出16支队伍参加南京举行的总决赛。
参赛队员:不仅口才好,更是学霸
“我们浙大队在65支网辩赛中,以冠军的身份脱颖而出,取得总决赛的通行证!”回忆起刚刚经历的赛事,辩论队副队长张悦难掩激动,“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努力,我们浙大队信心满满的走向总决赛”。
8名来自各个学院的辩手,组成了这支“史上最强”的辩论队。
“他们都是我特别好的队友,我们一路走来,风雨无阻,就像亲人一样”,说起队友,张悦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仅口才好,学习成绩也是特别好,在我心里他们都是学霸”。
辩论中,我们感受到思维碰撞的乐趣
决赛的失利,既是遗憾,可能也是一份精彩。
“可能由于准备不够充足,我们队最后败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张悦遗憾的说“但是辩论中,我们队友发挥都十分出色,我们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乐趣,当然对方辩手的表现也十分精彩,这次没有夺冠,某个程度上说是我们的实力还不够,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据了解,在前几届华语辩论锦标赛中,浙大的最好成绩是季军,这次的亚军成绩是史上最佳成绩。
200余支队伍,30多天准备,13场比赛,12连胜。这些辩手们表示“十分的满足和自豪。”
“每年浙大都会辩论赛校队都会纳新,五月又是纳新的时候了,以后我们会总结经验,为下一届的比赛做好准备!”张悦显得很期待。
作者:通讯员王佳仪实习生:郑维维首席记者:徐文杰编辑:王帆
凤凰教育高校公告栏:
自校辩论队备赛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2日,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看望了正在积极备战的校辩论队师生,与辩论队主教练黄东以及队员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对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石亚军指出,此次校辩论队代表学校参赛,既能展示学校的风采,也能展现辩手的个人内涵。他希望校辩论队着重加强思维的“宽度、高度、深度”三个维度的训练准备,即“知识储备上体现跨学科的宽度,论点立论上占领制高点体现高度,论证观点和逻辑要体现落脚点的深度”。
在总决赛比赛进行过程中,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校长黄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慰问、鼓励正在比赛的师生。黄校长在短信中,祝贺领队、教练和参赛同学们,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挥最佳水平。并叮嘱领队老师择机转告队员,不要有额外的压力。
学校辩论队此次参赛得到了我校各界校友的大力支持,原校辩论队成员肖磊、徐宏州等在比赛准备过程中给予了重要指导。依文企业集团为校辩论队提供了指定参赛服饰。在比赛后,学校江苏校友分会秘书长王海晨等校友代表,热情接待了我校辩论队的全体师生。
  
江苏校媒记者走近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无辩论,不大学”,4月10日,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在南京审计学院拉开帷幕,经过亚、欧、澳三大洲各个赛区近半年的重重选拔,有来自国内外的十六所高校出线,共逐华语辩论的巅峰荣耀。决赛中,16支参赛队伍进行激烈的角逐,最终新加坡国立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分别获得获本届比赛的冠、亚、季军。在为期的四天比赛中,江苏省高校传媒联盟的记者走近华辨,探寻那些有关辩论的故事。
4月10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在南京审计学院敏达学术报告厅一楼顺利举行。此次赛事评委由张爱萍、黄执中、韩鹏杰、周玄毅、路一鸣等大碗担任,来自亚、欧、澳三大洲的16所高校参赛队员及南京审计学院君和思辩社全体成员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江苏团省委学校部部长张迎春由《战国策》中名句,“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引出“辩论之美”的三点感想:一在于格物致知,二在于思维的锤炼,三在于引领思潮、知行合一。并预祝同学们在比赛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接下来,君和思辩社创始人石睿霖、16个高校参赛队代表、评委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文治书院书记张爱萍依次上台发言、南京审计学院副校长王会金讲话。本次比赛恰逢君和思辩社成立五周年,在开幕式最后,现任社长王蕾蕾推出一个大蛋糕,和与会人员一起为君和思辩社庆生。
据介绍,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自2011年3月首办,每年一次,采用中国大陆地区报名选拔赛制、海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邀请制的方式,将世界华语雄辩英才汇集一堂,群雄舌战展雄风,争锋相对辩天下。本届辩论锦标赛,来自亚、欧、澳三大洲的204所高校,经过层层角逐,16只参赛队伍脱颖而出,齐聚南审,舌战金陵。
16只参赛队伍分别是:爱丁堡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汕头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三天时间内,参赛队伍们将经过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争夺“辩王”桂冠。据悉,本次大赛总决赛辩题为“儒家思想能不能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丽)
总决赛: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队获第四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
4月13日下午,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决赛在审计学院敏达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担任此次辩论赛评委老师的是路一鸣,周玄毅,黄执中,徐卓阳,刘京京,罗宏琨,肖磊。进入决赛的队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浙江大学,他们围绕儒家思想能否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展开了精彩的交锋。
正方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现在社会出现的拜金主义等现象需要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来改变”作为辩论点,通过揭露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来表明儒家学说核心思想的重要性。反方浙江大学以“儒家思想没有具体的标准,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作为辩论点,认为在现在这种多元的社会环境下,缺少先进性的儒家思想,所以无法拖动社会发展。在辩论中,双方据理力争,针锋相对。正方从仁、礼、忠、孝四个方面层层剖析,结合社会矛盾展开激烈的攻势,反方也毫不示弱,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儒家思想的比较来多角度的阐明自己的观点,步步紧逼,将比赛推进到白热化的阶段。
路一鸣老师代表评委对双方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为大家讲解了自己对此次辩题的看法,评点了两支队伍在此次辩论中的发挥。最终,正方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冠军,正方三辩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南京工业大学姜凌云)
闭幕式:第四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圆满落幕
4月13日下午,第四届华语辩论锦标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南京审计学院举行,为期4天的辩论盛宴至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闭幕式上,君和思辩社社长王蕾蕾对这次活动做了总结,她很高兴自己有机会组织一次如此盛大的辩论比赛,同时为这次华辩的成功举办感到激动和自豪,并且,对此次参与华辩的评委、参赛选手、观众以及默默无闻为这场比赛奉献着的后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历时七个多月。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赢得冠军。浙江大学获得居亚军,南京审计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获得季军。在这4天精彩的比赛中,卢科岩、核长生、张核、贾孟玥、陈典、张翼、殷烁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全程最佳辩手由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获得。(南京工业大学姚鹏程)
第四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在南京举行
4月10日,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在南京审计学院拉开帷幕。为期四天的比赛,来自全球各地的16所高校代表队共逐华语辩论的巅峰荣耀。
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由南京审计学院君和辩论社、南京审计学院团委主办,2011年首次举行,如今已成为与国际大学生辩论赛、世界大学生辩论赛齐名的国际大型辩论赛事。历届比赛中,今年的华语辩论锦标赛规模最为盛大,组织最为成熟,有来自全球14个赛区的204所高校辩论队参与此次比赛。
“很惊讶!很多的辩论社团、队伍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更大的知名度和平台。但一个最了不起,参与度最高的一个辩论赛是在南审办成了,一个几乎最年轻的社团办成了”黄执中表示很惊讶,他多次作为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评委出席比赛,这个赛事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
他同样惊讶,南审的君和思辨社能持续举办四届这样大型的赛事。“君和思辩社已经是一个成熟、有凝聚力而且已经成年的社团”,南京审计学院的一个大学辩论社团,依靠团队的决心和惊人的组织能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组织了这个大规模的世界民间辩论赛事,十分令人敬佩。(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蔡琼娇)
专访——新加坡国立大学
观唇枪舌战,赴一场青春的盛宴
——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冠军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队专访
4月13日下午,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落下帷幕,悬念揭晓,新加坡国立大学赢得了这次辩论赛的冠军,新加坡国立大学张核获得了“全程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当得知这一比赛结果,新国的选手们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有一位辩手甚至难掩激动之情,热泪盈眶。于是,带着对这个所向披靡,傲视群英的团队的敬佩与好奇,记者决定走进他们的队伍,和他们共同分享这次成功路上的欢笑与泪水。
宝剑锋从磨砺出,锋芒尽显辩群雄
经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层层选拔,最终产生了8个人作为本次辩论赛代表队的辩手。能够参加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民间辩论赛,8位辩手都是摩拳擦掌,期待能够代表自己的学校取得优秀的战绩,但同时,他们的心里也有着些许紧张,因为这次的辩论赛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高校的最优秀辩手,每一次的辩论赛都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只有一次次的突围小组赛,最终才有机会进行冠亚军的角逐。
谈到这次来到南审参加比赛的一系列准备过程,辩手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高强度与高密度的赛制让8位参赛选手精疲力尽,赛制安排得非常紧凑,熬夜到凌晨还在准备辩题更是常有之事。对于这次决赛,他们更是感慨万分,你也许还不知道,场上精彩的发问对峙,辩手们对儒家经典语句的信手拈来实在令人折服,而决赛的准备时间其实只有七,八个小时,甚至其中的一个立论都是队友在凌晨3点多想出来,再交给队长进行修改。而四辩更是坦言自己在比赛的后期,随着强度的不断加大他感到身心俱疲,甚至还去专门进行了体能训练。
是的,人生能有几回搏,不逼自己一次怎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潜力。
天道酬勤笑输赢,厚积薄发始成功
对于这次比赛的胜利,辩手们都说这已经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他们都笑称这次成功夺冠是一个无数“偶然”所积聚出来的“巧合”,但是记者发现这种“巧合”实际上是一种必然,他们胜利光环背后实则是对辩论的热情和多年如一日的积累。三辩说自己以前突然对儒家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坚持不懈地学习了很久,而这次决赛的辩题对知识储备的要求很高,自己以前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意义的钻研在这次决定性的比赛上也派上了用场,这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辩手们对儒家经典收放自如的运用。
此外,三辩对于决赛本来是抱着不会赢的心态去的,这里你也许就会产生疑问了,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他和一辩之间的“魔咒”了。他俩的关系很好,但是只要他们在一起比赛就会逢打必输,而只要一分开就会赢,因此他们也有了“中国渣队友”的称号,三辩笑称这次决赛终于让他们破除了“魔咒”,赢得了胜利。
最佳辩手谈体会,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次比赛产生了两个最佳辩手,一个是获得决赛最佳辩手的三辩,另一位是获得全程最佳辩手的四辩。和他们的谈话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真理,出众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因为不含杂质的热爱和一如既往的坚持。
三辩认为自己对于辩论完全是因为辩论的本身,而他周围的人看到他那么喜欢辩论,也会关心的问他辩论会不会给他未来的就业等带来什么好处,三辩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认为自己在辩论中拓宽了知识面,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亲如兄妹的朋友,这些已经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如果一个事物你对它的爱是不纯粹的,那么你就会计较得失,自然也不会再对它抱有最原始的激情了。作为辩手,你需要的就是把自己精心的准备呈献给在场的观众,启迪他们的思考才是重要的。
四辩称自己打辩论以来基本上是输赢各半,有时候在台下认真的准备到了台上就会变成脑子的一片空白,但是就是觉得不甘心,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于是,失败了之后他会认真地去总结。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总结才有了现在我们在赛场上所看到的神采飞扬的四辩。
付出总会有收获,坚持总会见阳光,这是最佳辩手们给我们的启示。
亲如兄妹一家人,团队友谊暖人心
团队里面大家互相也起了外号,像黑旋风(黑起人来如风一般清扬),涛哥等等,这些亲昵的外号也展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队友们更是觉得大家在一起就像是兄弟姐妹,过年的时候在新加坡还会一起包饺子,吃火锅。相信这次参加比赛的经历也是他们彼此信任的美好情谊的见证,若干年后回想起来必会沁人心脾。
这次的辩题是儒家思想是否能成为中国转型期的价值依托,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很有思想深度的辩题,它要求选手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当得知这个辩题之后,大一到大四的队友们都在微信群上各抒己见,还不到一个小时,将近90个人的群里面就有了近千条消息,大家群策群力,想立论,查资料,找例子,提建议,甚至有的人还把如何反驳如何类比都详细地发在群上。辩手们坦言如果没有他们背后强大的智囊团,单凭几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做好如此充分的准备。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也诠释了什么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东南大学陈晓倩)
专访——主办方  
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幕后英雄
——南京审计学院君和思辨社专访
他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契机,促进了各个学校的交流;他们,让这场辩论的盛宴,走向了观众的视野。他们是南京审计学院君和思辩社,仅仅成立五年,却让“君和”的名字被各高校熟知。
君和思辩社成立于2009年3月5日。一路走来,困难重重,幸而得到了学校的鼎力相助和学生的热情追捧,得以长久不衰。4月10日,由君和思辩社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决赛在南京审计学院敏达报告厅拉开帷幕。君和思辩社由前两届的邀请制到现在的报名选拔制,由国内的比赛到世界级的锦标赛,取得如此成功,与每个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社长尽职尽责为社员撑起一片天
社团的今天,离不开第一届的成员,是他们为社团的发展垫好了基石,不仅是第一届,如今第五届的社长王蕾蕾,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社团服务了3年,以其突出的成绩,认真的工作态度,敢想敢做的性格,深得社员们的信任,最终竞选成为社长。她处处为社团着想,事事为社团考虑,对社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使君和思辩社成为了南审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她带领几位领事,一路披荆斩棘,让思辩社不断壮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精诚团结共渡难关
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成功背后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场比赛,因比赛场所临时变动,之前的布置和准备付之东流。由于时间匆忙,通知宣传不够,赛场观众稀少,社员们一边抓紧布置赛场,一边广邀观众,各司其职,一切显得有条不紊。就在场地问题解决好,社员们刚松一口气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因为天气闷热,主席在主持过程中突然晕倒,思辩社立即启动预案,换其他人代替主席继续主持,并在评委老师的帮助下,辩论赛得以继续进行。虽然过程比较坎坷,可在所有社员的共同努力下辩论赛最终圆满完成。
左右逢源思辩社茁壮成长
为了保证辩论赛的顺利完成,学校为君和思辩社提供了许多方便。从比赛场地的挑选到评委的邀请,学校的贡献不容忽视。君和也积极配合南审校辩论队参与省内外赛事,并积极安排交流机会给预广大辩论爱好者。许多学生蜂拥加入思辩社,为思辩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几年的辩论赛,使得君和积累了许多经验,他们认真总结,使得第四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圆满成功。
南审热爱辩论的同学让辩论的风气以文化的方式在这所仅刚成立五年的财经类高校薪火相传。君和思辩社希望能以辩论为平台,引发大学生对于国家以及社会时事热点的关注,并正确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用第四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成功举办也为母校南京审计学院的三十年校庆盛典献礼!(南京工业大学高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