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data/md5_content_title/71/71aa654b7cfba72fb64a84b8a2ac0e2c.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8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75
苏轼的山水诗有哪些 - 00问答网

苏轼的山水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苏轼的山水诗有很多,如:
  1、《题金山寺》
  2、《题西林壁》
  3、《望海楼晚景》
  4、《雪后北台书壁》
  5、《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7
山水诗的发展可分为多个层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为客体自然的层次,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诗属于情意自然的层次,到了苏轼的山水诗,就是哲理自然的层次。这一层次的特点是禅意与自然的合一,心物合一。
在这个层次中,往往很难分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诗情禅意,二者冥然合一。山水自然,禅理诗情,互相融通,相互生发。山水自然完全成为心灵的外化,而心情意绪又以山水自然为形式,最终指向人的心灵。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二)》(《苏轼诗集》卷7第339页,中华书局版,下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第一首由“黑云翻墨”而“忽吹散”,最终进入了“水如天”的澄明的心境,实是借自然的变化过程来喻说心灵的变化过程,禅意的显现过程与自然的变化过程相互生发,合二为一。第二首写“鱼鳖逐人”,“荷花”“无主”,实是无视外在客观事物的存在,归于心灵本位,至于“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非儒家随遇而安式的消解,而是“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出峡》,《诗集》卷1第44页)的任天而动的心灵的自由高蹈。它既是第一联的必然结果,也是第一联的形象的深化,使其不仅与“风动还是幡动”的禅宗公案联系起来,更使人感受到了人的心灵对山水自然的“决定作用”。

再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诗集》卷9第430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绝不是一般的山水诗,而是以一颗无往而不在的禅心去体味自然,触处皆宜,无所不可,达到了“身与物化”的心物合一的境界。在这首诗中,分不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心情意绪,其实根本就无需分辨,因为山水自然、诗意禅理、心情意绪三者都在审美的深处统一起来,山水自然早已不是外在的客观存在,也不是情感的载体,而是超度人的梯航
第2个回答  2013-11-07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3个回答  2013-11-0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