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01

自从简友 伯温运筹 在罗胖跨年演讲之后开发了一个提供金句有奖励的小活动,我心里就一直有个想法,想把自己心目中特别喜欢的金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是在一位好友的朋友圈里发现的。它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平静中蕴含力量,平静中充满智慧。

前几天在出差的路上,我又去自己比较喜欢的作者 韩大爷的杂货铺 下面去依次读那些没看完的文章了,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回复。有一位简友写到:一年呐,你还在写,我还在看。我贴出这个留言,并不是提倡说大家都来写才是好的,不写就不好。我只想说,他只是揭示了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事情,你做了也就做了,不做它也就搁在那里了。

02

人越长大,越感觉以前语文课本里的文章特别经典。想起有这样一篇文章《为学》,作者为清代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总是在想而不去做的人,如在云端,一步都没有脚踏实地。或者也应验了马云说的那句话,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一条路。想得再多,没有去做的人,人生估计永远没有答案。

人在走每条路之前其实都很渴望抓着过来人的手问:

前面路途如何?前景是否光明,风险是不是很大?所得是不是很少,付出又需要很多?

最好过来人这么回答:

该条路光明无限,又不费力。至于风险嘛,几乎没有,保你稳赚不赔。

那问路的人就有底气一试了。

可现实如何?这世界上没有一条好走的路,现实世界可能与你期待的的那个答案恰恰相反。你做了才有答案,只是在那里想,那么终究它是它,你是你。

03

由此,不得不谈到的日更。日更这件事,你下定决心去做,更也就更了,不更也就不更了。反正你更与不更,理想总是在那里。如果你只是当作兴趣爱好,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更断随心也是很可取的,没有心底的触动硬去写,也写不出什么动人的篇章。如果你是真的想在写作上有进步,有突破,那么逼自己每天写点东西还是有必要的。这一切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是把写作当做兴趣爱好,还是当做一项工作技能,还是打算写字养家糊口。你的目的地决定了你每天的行动。

就像伯温运筹写的一篇文章 007不出局把我日更了 ,里面提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理念:用输出倒逼输入,让成长有迹可循。如果你不逼自己每天写点东西,那么这个可能就不是生命中迫切想要的东西,你也不会想着法地去读书,去体验,去增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之所以推崇这个理念,跟我在得到APP中看到的一篇文章《软银CEO孙正义的思维方式》第二条不谋而合。以下是内容截图。

借鉴以上两个案例,用目标倒推行动可得知:对于一个想在写东西这件事情上有突破的人,每天写点东西几乎是必然的了。我仔细的看了韩大爷的杂货铺的作者的更文频率,几乎是一天一更,有时候会间隔一天,极少数情况下,也有搁笔一个礼拜的。但是更文的频率算非常高了,更重要的是,文章的质量也特别高,几乎很少有泛泛而谈的内容,这一点在字数上有很好的体现,就是篇篇文章几乎都在2000字以上。文章点击率那也是让很多人汗颜,基本上都是大几千的,过万甚至几万更是常事。

像这样的人,每天不写点东西,估计手都是痒的,更何况区区的日更。这种人无时无刻不在准备写作的素材,无时无刻不在谋篇布章,换句话说,他不是在写就在准备写的路上,目的地从未更换。

04

借用韩大爷《愿你的执着比迷茫重一斤》一书封皮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诗酒趁年华,大胆的踏上一条路,然后专注而坚定地走下去,一步不动的人,感受不到命运的神奇与美丽。”

你就这样不停地走呀走,写呀写,最后终能与你期待的那个自己相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