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友人离别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1. 苏轼关于秋天友人的诗句
苏轼关于秋天友人的诗句 1.关于秋天的诗句苏轼
1、《行香子·秋与》

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清平乐·秋词

2、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2.苏轼写的关于秋天的诗
苏轼写的关于秋天的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3.苏轼写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译文: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4.苏轼关于秋的诗词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5.苏轼写的关于“秋天”的诗有哪些
1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苏轼《出颖口》

2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杨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 苏轼《跋王进叔所藏画(赵昌四季·芍药)》

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蓠茅舍出青黄 苏轼《浣溪沙·咏橘》

4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抵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6.关于秋天的诗句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 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 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秋雨晴时泪不晴。

——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中秋谁与共孤光。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 苏轼《念奴娇·中秋》。
7.关于苏轼思念友人得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