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之防范于未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2019年6月9日

刚读道德经的时候,老子一直提倡无为而治。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作为,顺其自然。但是我的心里充满了疑惑。事情发生了,不采取措施,难道让他放任自流吗?仅凭道德的约束是那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今天的阅读让我心里有一点明白了。

今天我读到《道德经》第64章,我给它加了个题目叫防范于未然,原文如下: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知,故无失。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事物处于安定状态是容易把持,事物变化没有露出征兆时容易处理,事物处于脆弱状态是容易消减,事物刚刚萌芽是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患没有产生以前,就将他制止。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行程,开始于迈开的第1步。执意妄为则会失败,强行把持只能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不会遭受损失。

这段话告诫我们,事物在萌芽状态是很容易把持方向,处理事务的。这个时候就循循善诱,以道的方式引导他们,让他们树立良好的习惯。在今后的行事中就可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等到事物已经出现端倪,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时候就要采取措施。在任其发展就会导致失败。我们不能做消防员,哪里起火去就哪里。而是要做循循善诱的圣人,让所有可能转坏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让人谋事在前,防范于未然。应该怎么做呢?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这样的描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服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想要做圣人的话,就要摒弃自己的欲望。不稀罕贵重的东西;圣人学习常人不愿学习的东西,以此来想法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预。

也就是说,想让事物顺其自然,不加干涉的发展。就要事先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先把事物的发展状态预测在内,采取好措施。要教化好民众,以防止他们犯错。就是把工作做在平时,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不要枉加干预。也可能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之道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