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是可教可学的——《让孩子学会写作》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好多孩子还在写作门外徘徊,我的写作课志在唤醒孩子们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洋溢,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写作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蒋军晶

        在这本书里,我尽量不说概念,更多的是在讲想法、讲怎么做、讲故事。结合故事,我讲了很多孩子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写作技巧,因为我认定写作是一门可以传授的技能。在近十多年里,我很认真、老实地一个一个总结孩子的写作困难,然后想办法给予他们帮助。我希望孩子们在写作上遇到困难时,我能帮到他们。——蒋军晶

        看完蒋军晶老师的这两段话,我想对蒋老师的《让孩子学会写作》这本书,你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本书中,没有高大上的新概念、新理念,都是孩子能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写作技巧。我想这与蒋老师的初衷是相吻合的。“有一间读写教室”旨在当孩子们写作上遇到困难时能帮到他们。蒋老师是不吝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我们的,他是非常乐意收容更多流浪在写作门外的孩子们的。向蒋老师致敬!

        我不想谈我对蒋老师有多么的崇拜,其实也真的如此。我更想把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也就是作为一线老师直接拿来可以用的写作技巧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和蒋老师一同将流浪在写作门外的孩子们吸引进来。

一、十个写作技巧风靡微信朋友圈

1、写外貌不用“有”

2、写想不出现“想”

蒋老师在比较阅读《学会看病》和《剥豆》时,就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了毕淑敏的心理描写,指出心理描写包括直接描写、“独白式”心理描写、在语言中藏着。另外为了出点儿效果,可以在心理描写中适当加点儿感叹词。

3、不用成语

让孩子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被人用滥的成语,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写出来

4、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当孩子遇到“很”“非常”时不要轻易下笔,能不能用其他描写来体现。这样,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5、环境里面有“真”“情”

提醒孩子环境描写要真实。

6、要动连着动

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才能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

7、一秒钟的事写300字

比如加上动作的解析,加上细节的刻画,多进行想象……

8、一段话里至少出现六种标点

9、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这样作文就有了节奏感。

10、学会用对称

如果能在长长短短的文章里,偶尔运用一下对称,会让人感觉特别棒。

二、蒋老师写作教学的四个阶段

1、写作并不神秘

三年级以前,老师要做的就是破除作文的神秘感,降低写作门槛,多鼓励,多表扬。

2、写作需要技巧

大力主张在小学阶段教写作技巧

3、写作强调个性

到了一定阶段,要强调创新,强调个性。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有机会读到好书,接触到不同风格的写作,在大量阅读中遇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风格。写作个性是阅读塑造出来的。

4、写作就是生活

用心去观察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与好奇,善于发现题材,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才能。

三、教写作技巧有技巧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拼命地表扬;让孩子拥有更多读者;让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让作文题尽量有创意。

2、在阅读课中教写作技巧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须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不让这个秘密成为秘密,提醒孩子用作家的眼睛去阅读,在阅读中发现写作的形式。如上《颐和园》,教孩子们“早点到景点”。上《索溪峪的野》教孩子们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概括自己去过的景点的特色,然后整篇文章围绕这个词或字来写。《文成公主进藏》,讲困难型民间故事,让学生心里要记住三个词语:“小鸟说”“只见他”“从此以后”。上《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分析这类文章是要和读者分享一个观点,一般分三类:有的只讲一件事,观点不说出来,读者自己去提炼;有的讲完一件事后把观点直接说出来;有的是借事件中人物的嘴巴说出观点。上《月光曲》教学生学会用联想。上《少年闰土》玩文字游戏,让学生先背“雪地捕鸟”这段,再还原,自己动笔写,看能不能成功捕到鸟……

3、通过作文讲评巩固写作技巧

对学生的写作做出中肯的评价,多鼓励,多肯定,让他们保持写作的热情,坚持下去。

4、在富有仪式感的情境中教技巧

其实就像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所说的,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真实的听、说、读、写事件,真实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5、三分讲,七分练

可以利用日记、周报等形式,让学生多写多练。坚持下去,量变才能发生质变。

四、最难掌握的和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1、用上“高级”词语是最难掌握的写作技巧

生活中的提醒;用荧光笔提前标注;像临摹一样背临文章;大声读出来;成为孩子文章的“句子迷”;像作家一样阅读和写作。

2、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技巧通过一些好的文章做导火索,来引爆孩子们的敏感,让他们去回忆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好的习作不是“造米”而是“找米”。“找米”的主要方式、方法是让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找米”把孩子引向的是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自认为“无趣”的生活中发现“有趣”……

五、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怎么写(可以现学现用)

1、写一道菜和做一道菜

方法一,“一样一样写过去”,就是将这道菜的食材一样一样写过去。

方法二,“多用颜色”,就是尽量多用一些关于颜色的词语。

方法三,“让味道动起来”,就是把味道经过的人体部位当作“运动场”,夸大味道“游历”的过程。

方法四,“用上比较”,就是将这种食物的样子、味道等与其他食物相比,一比就比出这种食物的特点了。

2、写人物外貌

第一,写外貌不出现“有”。

第二,写外貌就要用“有”。这个“有”是“最有特点”的“有”,意思就是抓住特点来写。

第三,写外貌多用“像”。让孩子通过人物外表多进行想象。

3、写人物对话

写说不出现“说”(一)。把“说”字换成其他字或词来替换,如“告诉”“商量”“劝说”“大呼小叫”“妙语连珠”“强词夺理”……

写说不出现“说”(二)。把“说”成“道”“喊”“叮嘱”……还可以用人物的动作、神态来代替“说”,引出人物的话。

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指一个人说的话要符合他的年龄、身份、性格。

人物说话太长就打断它。怎样才能打断?(1)用人物的问题、动作、思考或者小事件来打断。(2)下一个人说话、做事或者思考的时候,重新开始一个段落。(3)用环境的变化来打断,比如起了一阵微风、楼梯上传来噪音、太阳从云后探出头来。

对话超过三次要注意(一)。引导学生提示语的位置要富于变化。

对话超过三次要注意(二)。人物对话要控制,不超过三次。

有些对话不必写。意思就是可以以转述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4、写诗

和名家创作同题诗;和古代诗人写同题诗……我想也可以把歌词拿来学习创作诗。

5、写爱

首先要学会发现“爱”,如何发现爱是有方法的。对照自己的家人、老师等有没有以下“症状”:“唠唠叨叨”“谎话连篇”“偷偷摸摸”“自相矛盾”“标准不一”“一意孤行”……从这些“症状”中去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发现爱。

6、多写写童话、新闻、研究报告

    《让孩子学会写作》这本书凝聚了蒋老师的心血,汇集了他教学以来很多实用可行的写作技巧。我在想,技巧是可以效仿的,更重要的是内化,活学活用。还要学会改进、创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写作技巧才行。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学名家潜钻研,省自我促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