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论想象力,除了“谪仙”还有谁?——李白十大豪放雄奇诗句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李白其人,个性豪放洒脱;李白其诗,意境雄奇瑰丽,两者相辅相成。

以豪放为基,才能造天马行空之句;以想象为翼,更彰显张扬洒脱之性。

下面,举十例共赏奇文:

1.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这一句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幅画。儿时看过不少过新年时买回来的年画,其中有画一轮红日,红日下大海湛蓝,万顷碧波中一叶扁舟悠悠飘荡在朝阳之下、海面之上。意境优美却给人一种宇宙空旷、巨大孤独之感。此情此景,唯有李白这一句诗可以形容。或者说,那画就是根据这一句诗画出来的?这一句没有豪放,却足够雄奇。这种奇景,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再次提到——“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在太阳下、海面上乘舟荡漾做人间大梦画面,实在是非凡之想象!

2.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的边塞意味极浓。天山,瞬间让人想到高峰冷峻冰雪皑皑的场景,夜幕起,明月出,大雪山耀出天地间一片阴冷白。一轮明月在峰顶上空翻滚着的云海中快速穿梭,似乎天旋地转昭示轮回。画面雄奇瑰丽至极!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中的这一句可作为其豪放诗句的代表。描写水的源头之高可以有很多种大胆的描写,但无人敢像李白这般说水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那黄河之水似乎因天裂而决堤,具有轰然而下势不可挡冲毁一切一去不回的气势。从天而落真是一种雄奇的想象!

4.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中的这一句“决昆仑”比之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气势和雄奇上要略逊一筹,但后一句“咆哮万里触龙门”却瞬间扳回局面。仿佛黄河之水已化作天地间的一条巨龙,从西昆仑到东海张牙舞爪席卷一切,只为触龙门而升天。将黄河龙化,并具有了目的性,使得黄河活灵活现宛如活物。

5. 泰山一掷轻鸿毛。 李白《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 说的是两大刺客高渐离和专诸,一个在乐器筑中、一个在鱼肚中暗藏利器,为报恩不计个人生死刺杀敌人。把重于泰山般的性命当作是一叶鸿毛般轻,这是从孟子到司马迁的《史记》中都用此作对比的惯例,但李白用七言却更显流畅易读。

6. 战鼓惊山欲倾倒。 李白《猛虎行》中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这让我想到了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之句。仅从这一句的意境及艺术手法看,岑参略胜一筹。儿时第一次读到“三军大呼阴山动”之句,瞬间震撼,似乎将我带到一座反射着白光的阴冷大雪山跟前,数万将士齐齐呐喊,声势惊天,雪山上的积雪簌簌而下,仿佛轰然欲倒!

7.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看来李白对黄河是情有独钟啊,竟然有好几句都是描写黄河。这两句更是名句,前句简洁飘逸,后句气魄宏大。忆想大学时,我的中文老师经常吟诵的就是这两句啊!

8.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经常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李白诗句的雄奇瑰丽,自然必能铸就神奇的画面。否则雄奇瑰丽从何谈起?以李白《蜀道难》中的这两句诗为例,那山峰不仅连绵不断且高耸入云,俨然庞然大物!在那挺拔陡峭的万丈绝壁上,株株枯松倒挂!这是何等特色鲜明的风景画啊!

9.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这两句,让我产生与当年贺知章一样的想法——李白真的是“谪仙”。如果曾经不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没见过一些非人间的奇景,怎么会产生这般超凡的想象?在万丈绝壁的半腰看到脚下汹涌的大海边际升起一轮红日,抬头却听得上空云雾缥缈处一声声雄健嘹亮的鸡鸣!这不仅可以入画,已经刺激想象进入玄幻了!

1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到豪放雄奇,李白《望庐山瀑布》中这两句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名句自然不能少。从以上诸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面对水势的浩大狂野,李白直接说是从天上落来的,这是他独具一格的创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