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由靳玉乐教授主编,是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在郭老师的推荐下,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但是因为本人的理论知识有限,导致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有些篇章显得艰涩难懂。我挑选了其中能够读懂的章节,一节一节地慢慢阅读,并一边做笔记。历时三天,我终于完成了第一章。现在试着把
读书笔记写下来。
靳玉乐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领衔人,在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建树颇丰,编著了《 现代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潜在课程论》(1996)、《课程研究方法论》《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 》、《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等,是我国著名课程论研究专家。
我国直到到20世纪80年代末,课程研究才正式开启,主要是受西方的课程理论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学家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课程被定义为一门学程或者是学校提供的所有学程。此外,课程还被定义为学科和教材、经验、教学计划、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文化再生产、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学习活动总体规划以及一个有多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九种不懂的含义。其中,美国教育家
杜威是“课程是经验”这一定义的支持者和引领者,他从“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出发,提出课程设计要符合儿童的需要、本能和兴趣。将课程视为经验,在这种观点下,课程概念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中的体验,课程不是外在于学习者,也不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本人就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而北美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博比特、加涅、波帕姆等学者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科学管理原理出发,支持“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的定义,认为课程是教育者企图达成的一组教学目标或预期的教学成果,即要把课程重点的手段变为目的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斯基尔贝克和劳顿主张通过分析社会公共文化来确定反映公共文化的课程形式及编制方法,把课程视为“再生产社会文化的手段和工具”。
靳玉乐教授认为,课程定义的取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强调文化知识的学术性取向,二是强调过程效能的技术性取向,三是强调个体经验的个人化取向,四是强调适应和改革的社会化取向。
《课程论》在课程定义方面提出,课程就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个课程定义有五个特点:经验性、统整性、目的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所谓统整性是指完整的课程涵盖了外显的课程和潜在的课程。外显的课程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形式出现,是一种明确的表述。潜在课程的存在和作用是潜在的,它以精神氛围或者外在的物质环境等形式出现。综合性是指课程是一个综合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构成体系中,知识并不是课程的唯一要素,课程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心理体验和社会经验。
课程的价值包括内在的价值和外在功能。课程的内在价值主要有训练感官、发展心智,传承知识、发展能力和促进人格的完善三个方面。课程的外在功能也有三个方面:社会控制,保持和传递主流文化以及促进学生社会化。
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说过:“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把灵魂转向”,这是说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引导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他主要包括两个彼此关联的基本阶段:一是“转知成识”,即化“识道”为“知道”,化“知道”为“悟道”;而是“转识成智”即化“知识”为“智慧”,使教育者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杜威提出,在教育上,人格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就是要形成完美人格。完整人格教育是课程的价值所在,也是素质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这是一个人多方面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生活。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是在希望、在感觉、在爱、在恨,教师应当关心的是让学生在认识和体验知识时确立自己的思想立场。教师要把教学自始至终变成对观点、信念、追求、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培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
《课程论》总结出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变化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二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三是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
《课程论》还指出课程对于人类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借此掌握外部世界;二是帮助人们改造现实世界,实现理想世界。
这章书的主题是课程的意义,主要从课程的概念和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两个大的方面,对课程的起源、发展进程、代表理论和学者、课程定义、价值和功能等内容进行综合阐述,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课程发展和形成的大门,帮助认识和理解当下应用的课程提供了理论视角和科学的评判标准。
201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