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让将自己写的诗和文章流传保存下来?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7-09
有特设机构负责
古代的副稿(有时又称别本),粗略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官府性质的,一类是文人“私有”的。官府有特设机构、专职人员负责保存文稿副本,特别重要的图书及副本,还得藏入所谓的“密室”,如果丢失或者轻易被人偷看,相关人员都要受到处罚。
作为个体的文人则不同,他们没有官府那样优越的条件,唯有不辞辛苦,在原来的基础上老老实实抄写一遍或者数遍。例如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注解《庄子》,除了底稿之外,还做了一个副稿,所以他去世后,虽然年幼的孩子对原稿保存不善,其注仍流传下来。
不留副稿吃大亏
文稿是读书人的宝贝,不容闪失,因此古代不少文人都有保留副稿的习惯。但也有的文人并不喜欢副稿,后来吃过这方面的亏才“痛改前非”,学得精明起来,如章学诚。
章学诚是清代公认的文史大家,一生不得志,四处颠沛流离,以辗转讲学、帮人著述地方志来养家糊口。谋生之余,章氏不忘读书写作,连外出时都携带书稿。公元1781年,他外出游历,就携带了一大堆重要的文稿。不过当他返回时,在河南境内遭遇一群明火执仗的劫匪,随身所带的书稿被抢一空……这次劫难给章学诚以深刻教训,自此之后,他每写一篇文章都要保留一份副稿,以防万一,“每有撰著,必留副草”。
副稿不仅仅一份
当然在古代,文人们保留副稿,除害怕原稿丢失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供亲朋好友借阅,或者方便与志同道合者切磋。二是上书求职。写出好作品或者探讨国事的好言论,并被政府赏识,是古代文人入仕的一条重要途径。上书一般至少需要呈交一式两份文稿,先由专职官员审核副稿,再择优上报皇帝。
至迟在汉代,这种形式就已很普遍,“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用。”(《汉书·魏相传》)由此也可知,呈交的一式两份文稿并不一定有原稿,而可能是两个副稿,因为经常会有“所言不善,屏去不用”的情况,文人无论如何得保留一个底本;当然也可能是呈上原稿和副本各一份,手中再保留有另一份副稿。总之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们的副稿已不止一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早期受书写工具的限制,文人们写作颇不容易,比如西汉时期的东方朔给汉武帝上书,竟用了三千多块竹简。因此,抄写副稿的困难可想而知。以诙谐搞笑见长的东方朔,上书之后,不知是否留有同样长篇大论的副稿?

附网址
古人如何保存副稿-河青网-河北青年报社
http://www.hbqnb.com/news/Html/lishimantan/2011/529/115292197127265341.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