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人名都是两个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

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的。

《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

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第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第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第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三国时期人物称谓, 一般长辈或上级称晚辈或下级表字,称呼关系不太熟或一般或不认识的官员官职,关系亲近的称表字,关系敌对的一般直呼其名,或加以蔑称或称其小名,称自己一般称名,称名士为xx先生,xx为表字,身份不一般的,如刘备,称皇叔,结义兄弟以兄弟相称,一般表示尊敬称官职或先生,君主称官职或使君,臣子称君主为主公、明公,君主(侯爵以上皇帝一下)自称孤。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比如,诸葛亮隐居时人称孔明先生或卧龙先生,自称亮,关系亲近之人如庞统、徐庶等人称孔明。出山后刘备军属下称军师,敌对者称诸葛村夫、诸葛小儿,盟友称诸葛先生、孔明先生,蜀汉成立后任丞相,人称诸葛丞相,刘禅称相父,逝世后人称武侯、武乡侯。刘备,自称备,关张称大哥,亲近之人称玄德,人称刘将军,刘使君,刘豫州,刘皇叔,蜀汉建立后,自称朕,属下称主公,陛下,敌对者称大耳贼。

附上百家姓中的复姓: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丌官、司寇、子车、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拔、夹谷、宰父、谷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梁丘、左丘、东门、西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