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2-18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弱视是一种“抢救性”眼病,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患者治疗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3至9岁治疗效果最好,12岁以上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

因此,如果弱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错过最佳治愈时期,造成视觉功能衰退,影响视觉发育,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学习、就业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有致残、致盲的风险。

扩展资料:

专家介绍,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的视觉经验,造成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人群,临床检查无可见器质性病变。

弱视不同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状态,后者的裸眼视力(即不戴镜视力)虽然差,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后,可以看清远近物象;而弱视不仅裸眼视力差,哪怕戴上了度数合适的眼镜,仍然看不清楚。

人类能看清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中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在这里形成影像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的过程。

初生宝宝视力很低,只有光感,他们是看不清东西的,在经过反复的视觉刺激后,宝宝的视力发育逐渐趋于完善。各年龄段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 3岁约0.5,4至5岁约0.6,6岁约0.7,7岁及以上儿童0.8及以上,也就是成人正常的视力水平。

在视觉发育期,双眼要接受清晰的且形状、大小、颜色、速度等相似的视觉信息,使双眼能够同步发育,如果在视觉发育期双眼接受异常的视觉经验,就会产生弱视。常见的接受异常视觉经验原因包括: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弱视

人民网-家有弱视儿 治疗要趁早

第2个回答  2022-12-02
了解了孩子弱视是什么,那么才能更好的矫正弱视。
弱视是指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检影散瞳后的矫正视力低于0.8。所以说只要是弱视,那么就是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才行的呢!
孩子弱视简单的说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
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
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
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
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
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
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相似回答